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番外(263)

他了解了前因后果后,就命李二狗子和那几个孩子给冯小宝道歉,又将打起来的人各罚了两棍子,在县令这样的大人物跟前,这些村民不敢撒谎更不敢敷衍,一一照办。

待村民的情绪都稳定下来,赵县令便道:“陛下下令,但凡是加入我齐国籍者,不论他从前是什么身份,现在都是我齐国人,你们不可再借此搬弄是非。”这句话是对那些挑事的人也是对整个李家村说的。话毕,他看向冯娘子等人,说道:“上头已经下令,但凡入了齐国籍,日后就须得着齐国服、说齐国话,再过两天,本官就命人将告示贴出来,你们既然已经是齐国人,日后就不要再着吴国服饰了。”

冯娘子等人羞愧地垂下了头。

又过了几日,冯易从军伍中回来,手里提着两包糖盐,还有五斤米面。

冯娘子见他回来高兴,却又叹了口气,道:“你买米面也就罢了,买那包糖作甚?糖多贵啊!”

冯易笑道:“陛下和皇后大婚,军中人人放了三天假,这糖是军中发的,不费钱。”

“真的!”冯娘子闻言,惊喜地笑了出来,又道:“你们爷俩等着,我去给你们煮碗糖水喝。”

冯小宝听见有糖水喝,高兴地跳了起来。

冯易注意到他们母子身上穿着的都是齐国的服饰,问她原来的衣裳呢?

冯娘子便道:“这就是用原来的衣裳改的,你的那几件我也给你改了。”她说着,便提了那天小宝被欺负的事儿,眼见男人要发怒,她连忙按住他,说道:“你别去,县令大人已经为咱家主持公道了。县令是一位好官,村长人也好,当初咱们刚来李家村的时候,不就是村长空出屋子让咱们暂住?还找人帮咱家盖房子,咱们不能给人家添麻烦。”说着,又将县令最后对他们说的那番话告诉了自家男人。

她道:“孩子他爹,我觉得这样很好。咱们既然是齐国人了,就不能再念着吴国了,这村里有些人因为咱们曾是吴国人就看不上咱们,大概也有咱们整日穿着吴国服的缘故。”她认真地看着自家男人,继续道:“孩子他爹,我想带着孩子融入这里,咱家要里里外外都做一个齐国人。”

*****

陛下大婚并册立皇后的圣旨下了以后,各部就迅速筹备了起来。

这可是仅逊于皇帝登基大典的重要仪式,半点都马虎不得。

京中刚刚过了年,本就还处于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在加上太子诞生、陛下大婚一事,估摸这喜气还要延续个大半年。

御书房里,封元禀报道:“陛下,自从让吴国人‘移俗易服’的政令下达以后,国内收容的吴国人与当地百姓,就很少再起冲突了。”

皇帝陛下点点头,“看来这事儿卓有成效,以后收容难民也要这么办。”

封元点头,又说起李数和他夫人弄出了提纯蔗糖的法子,产出的蔗糖比以往更甜更白,如今已经运出海外贩卖,往吴国和陈国也销去不少,约莫再过阵子,又能有大笔进账。

皇帝陛下现在一听到有钱进账就高兴,提了要赏赐李数和周晚香后,君臣又在御书房中呆了一两个时辰,眼见天黑下来,便告辞离开了。

皇帝陛下便回了飞鸾宫。

姚燕燕如今已出了月子,封后大典定好了在十天后举行。皇帝陛下回到飞鸾宫时,见爱妃去了慈和宫没回来,他也不在意,继续往里走,去逗弄小元宵。

一个月过去,小元宵的五官渐渐长开了,皮肤也白嫩了许多,眼睛比之前还睁大了一些,瞧着越发可人了。

不过这沉闷的性子,却与他们夫妻俩半点不同,若不是陛下亲眼看着这孩子从爱妃肚子里出来,他还真会以为这孩子被人掉包了。

飞鸾宫里温暖如chūn,小元宵只穿着两层小衣裳,躺在自己的摇篮里,无论身边侍女和奶娘怎么逗他,他都眯着眼睛一动不动,本来头上就没几根毛,这副样子便更像是老僧入定了。

皇帝陛下摆手挥退奶娘和侍女,自己将小元宵从摇篮里抱出来。

突然被抱起来,小元宵也只是动了动小脑袋,随后就没有半点反应了。

皇帝陛下见他这样子,忽然有些担心,自言自语道:“这孩子这么呆,该不会被人拐了也不吱一声儿吧?”

他一心想要小元宵给点特殊的反应,哭一哭也是好的,然而尝试了好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这孩子不会是个傻的吧?”皇帝陛下有些担心,他把小元宵放在chuáng上,让他坐着,谁料这月份儿的小孩子连坐也不会,他摆着小元宵的手脚让他坐好后,小元宵竟面朝下倒在了chuáng上,幸好chuáng褥柔软,否则非得把额头给磕红了。

上一篇:世子不容易 下一篇:花锦良缘

厉九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