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番外(372)

“元帅,狄倾宁死不肯投降,战至力竭方亡。”听到冯易的回禀后,封元有些怅然地叹了口气。毕竟是自己的师侄,封元凭着那么一点点情分,命人好好收敛狄倾的遗体,火化后下葬。

吩咐完,他见冯易一身的伤,还笔直立在那里,忙让人下去休息疗伤。

冯易走后,他拟了一封信函,让人快马加鞭,将捷报送至齐国京城。

因着有信号烟花在,捷报一层层传入京城时,不过才用了几天,但封元的密信送入京城,却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彼时,京城已经到了大雪纷飞的腊月。

皇帝陛下坐在永安宫里,和姚燕燕一起围着小火炉吃茶用点心,屋子里留的宫人向来不多,也就高公公、青壶等几个心腹。

朱其羽将封先生送来的信读给姚燕燕听,读完后忍不住感叹了一句,道:“可惜了,狄倾若是朕的人,那就好了。”凭那般人品才华,他绝对会重用此人。

姚燕燕坐在他身边泡好茶,给他递了一杯,道:“陛下想得倒美,那狄倾是陈国宗室之人,心底不知有多怨恨咱们齐国,又怎会为陛下所用?”

皇帝陛下也知道,只是他习惯了搜罗人才,还习惯了撬陈国墙角,每每看见一个陈国的人才,就恨不得他是自己的。

他道:“狄倾这一死,算是灭了陈国大半气数。”幸好齐国是趁着陈国这几年内斗频繁的时候发兵,若是再等个几年,等狄倾或是那位新皇实力壮大了,陈国就没这么好对付了。

姚燕燕点头道:“陈国与咱们大齐的恩怨颇多,咱们就得趁他病要他命,否则过些年,吃亏的还是咱们。”她这话说完,就见陛下的目光在那信件的最后一行上定住了,不由问道:“那最后一行写了甚?”

朱其羽的兴奋在看到最后一行字时冷却了下去,他面无表情道:“没甚,封先生跟朕要粮草呢!”

姚燕燕:……

噗,这在陛下眼里,不就是要钱么?粮库内粮草不够用了,可不得拿钱去买?

她也不知该如何安慰陛下,只好拍拍他的肩膀道:“陛下别难过,你才三十岁,日子还长着呢,银钱会有的,摘星楼也会有的。”

却没想到这安慰起了反效果,皇帝陛下虽然矜持地坐在那里没动,那脸色明显是急了,“哪里三十?朕才刚满二十九!明年腊八过了才满三十!”

姚燕燕:……

有一个比自己还在意年龄的丈夫怎么办?能怎么办?只能顺毛摸呗!

姚燕燕立刻抚了抚陛下的肩背,哄道:“对对,是臣妾说错了,咱们陛下才二十九呢!陛下年轻着呢!还是个小郎君呢!”

听到“小郎君”这三个字,陛下的眉头总算舒展开了。

姚燕燕又好笑又有些苦恼,哎,宫里的人会奉承陛下,宫外可不一定,看来日后和陛下一起去民间玩,得帮陛下打扮得嫩一点儿了!

第172章

陈国, 辽平州。

辽平州原本是平穆王的封地之一, 后来天灾连连, 平穆王忙着跟兄弟争权夺利,却没功夫治理天灾, 以致百姓流离、怨声载道,平穆王却还要征收粮食用以打仗,忍无可忍的百姓终于反了, 由一个名为伯山的庄稼汉领头,起义军推翻了县令、太守……一路打进了辽平州主城之中,所过之处响应者云集, 势力逐日壮大,竟结成了一股连平穆王也忌惮的势力, 牢牢占据了辽平州主城及周围村镇。

不过在辽平州主城住了三个月后, 首领伯山的日子越发焦躁起来。

原因很简单, 粮食要吃光了。

伯山自己就是个庄稼汉,他起义时带的也都是和他一样身qiáng力壮的汉子, 这些庄稼汉虽说不懂兵法, 但是那么多地方打下来,手里积攒了不少兵器铠甲, 平穆王手下的兵卒又都是些软脚虾, 跟圣京中的禁军没法比, 他们只不过是凭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拼杀过去,就将那些软脚虾吓得退出了辽平州,连辽平州刺史也被他们杀死。

在占了辽平州主城、住进了刺史府之后, 伯山带着手下心腹很是过了一段快活日子。

刺史府里有美貌的舞姬,还有数不清的钱粮财宝,伯山和他的心腹把那些美貌舞姬全都分了,日日好酒好菜挥霍着,好好感受了一把人上人的日子,没想到好日子过了才三个月,城中的粮库就空了。

伯山带着手下弟兄打了这几个月,倒是摸着了一点打仗的门道,但他不懂经营,进城之后肆意抢掠,从未想过安顿一事,如今手下上万人肆意吃喝了三个月,又无任何进项,自然是坐吃山空。

若是之前,那倒还好办,他带着手下人去抢其他城池的粮食,总能弄到吃食,但是如今陈国四处都是烽火,除了辽平州、清平州和圣京所在的州府外,到处都是齐国军。

上一篇:世子不容易 下一篇:花锦良缘

厉九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