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番外(390)

姚燕燕和陛下曾经幻想过很多次这样的场景,两人觉得自己肯定会激动兴奋到晕过去,但真到了这一刻,却发现自己的心情出乎意料地平静,除了一开始小小的惊讶外,并没有太过高兴。

也许是因为两人都变了,彼此都不是年少时的模样了。

也许是因为两人都已明白,一统天下不是结局,只是开始,在看不清的未来里,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在等着他们。

懂得越多,就越明白前方的道路有多崎岖……

见识过的风景越多,也就越明白,一个真心喜欢又互相爱重和彼此信任的人,究竟有多难得。

幸好他们遇见了彼此,也幸好,无论是艰难险阻,还是形貌美丑,两人都从未有半分疏离。

就像两棵原本离得很远,却渴望彼此亲近的树。

离得远又如何,努力生长壮大,让根系在大地之中彼此握紧,让抽长的树枝在云端之下相互jiāo融……

正宇十八年六月,齐国将原陈国划为三省,分别以“宁、穆、和”三字代称。

正宇十八年九月,齐国迁都,新都城位于原本齐国、吴国、陈国大概中心的位置,冬日不太严寒,夏日不太炎热,又是曾经一统天下那个王朝的旧都,有气势恢宏的皇城,修缮一番,比齐国现在的皇城还气派,实在是个好地方。

正宇十八年十月初一,穿上华丽黑底金纹长袍、头戴沉甸甸冠冕的帝后二人,相携着走上祭天的高大神坛,拜祭天神。而后在文武百官,在万千禁军,在外围无数百姓的见证下,皇帝忽然侧过身,抬手朝着皇后深深一揖。

没有想到陛下忽然做出这样的举动,一旁的礼官愣住了,不知该如何宣读。

文武百官也很是吃惊。

下一刻,皇帝的声音,就从神坛上远远传了下来。最初,这座神坛在建造之时,为了让下面的人远远听清上面的声音,做了许多复杂的设计,此时陛下高高扬起声音自然让在场诸人听得清清楚楚。

“朕谢天谢地,谢征战的将士,谢忠直的贤臣……最应谢的其实是皇后。没有皇后,就没有今日的朕。”

姚燕燕愣愣地看着陛下,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因为事先他们并没有排练过这样一幕,但陛下接下来说的话,却让她眼眶微微濡湿,险些落下泪来。

站在这高大神坛之上,陛下说了许多许多话,从这一世他们重生回来开始,讲到他们如何经过重重险阻请出了封元,如何扳倒jian臣反贼,如何辛辛苦苦地累积钱粮,如何一步步一统天下,让周边零星小国甘心俯首称臣。他说了许许多多自己的缺点,说自己惫懒无才,说自己任性冲动……是皇后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每一次,当他想退缩想逃走之时,都是皇后在身后撑着他、鼓励他,如果没有皇后,就不会有今日的他,齐国更不可能如今的辉煌。

这一段路,他们走了十几年,其中有许多事情早已在姚燕燕的记忆中模糊暗淡,却被陛下一一点亮。

“皇后是这世上最温良淑敏、蕙质兰心的女子,也是这世上最勇敢聪慧的奇女子,她让朕懂得悲悯百姓,懂得如何做一个父亲,如何做一个皇帝。朕此生,有皇后一人陪伴左右,足矣。”

臣子们一开始不理解,但等听完了陛下的话,就都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有些老臣想起陛下刚刚登基那几年的庸碌无为,看向皇后的目光不由带上了深深的敬意。

一个人,若是没有心气向上,他们这些人再如何鞭策劝诫,也是无用。

他们一开始因为皇后过于艳丽的容貌而对她心怀成见,一直到今日方才明白,正是因为皇后的存在,才让陛下真正立了起来。

“母仪天下”四字,皇后当之无愧。

封元率先抬起手,朝着皇后深深一揖,随即,文武百官都回过神来,朝着皇后的方向深深一揖。真心实意,没有半分作伪。

皇后这些年的言行举止,不少朝臣皆看在眼里,但从未像今天如此深刻。

今日之前,若是陛下要废后,他们或许会劝说,但绝不会和陛下硬着来,但今日之后,陛下若是要废后,只怕有老臣会死谏。若是连如此出众的皇后都不要,陛下怕是被烧坏了脑子。

当然,陛下废后这事儿,是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了。

离得近的人隐约看清帝后对视时涌动的脉脉温情,只觉得老脸都要被臊红了。

姚燕燕却没注意到周围其他人,她眼里含着泪花,面上却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她抬起手,也朝着陛下深深一揖,说道:“陛下,我也应当谢你。没有陛下,就没有今日的我。”

曾经的她,嚣张跋扈,爱慕虚荣,总是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一旦发觉有人想损害她的利益,她没有能力时会蛰伏卖乖,一旦有了能力,势必会毫不留情地将对方打压下去,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上一篇:世子不容易 下一篇:花锦良缘

厉九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