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133)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他实在顶不住了,只能暂且将陆总宪调任到地方上去,空出来的左都御史官职,由王咏好友充任了。

太后还在哭。

杨固检继续道:“毕竟圣人以孝治天下,您说什么,儿臣就要听什么。”

太后哭声渐止。

他说:“只不过杀了朱氏,将来皇位给了别人坐,或者大齐江山败了,您迁居行宫时,可不要后悔。”

太后一下子收了泪,震惊地望着他:“你……你说什么?”

果然,迁居行宫,再不能享受京城里的荣华富贵和尊崇地位,于太后眼中比什么都重要。

他便微微地笑了笑:“内宫,内廷,外廷,世家,宗室,合起来要害儿臣的子嗣,说不准也谋算着儿臣的江山。”

太后嘴唇微颤。

杨固检道:“儿臣如今只觉四面皆是风雨,避无可避,手边可信可用之人不多,能担起全局的人更不多,寻了许久,才寻到朱氏一人。”

太后急道:“圣上,你是皇帝,你才是能担起大局的那个人,怎么能把朝中政事交给一个小户出身的女子呢!”

她把“小户出身”咬得很重。

母后不也是宫女出身么,论家世,似乎比朱莹还要不如,为何便如此看不上小门小户出身的妃嫔呢?

杨固检有心问一问太后,到底还是没有问。

他只悲哀地说:“母后,不要忘了,从太/祖时起,历代皇室、宗室中人,寿数都很短。儿臣已过而立,该考虑后事了。”

他又道:“儿臣只有一个太子。姝雁娘家是个世家,可惜从武,叫朝臣看不上,儿臣倚重的内外廷臣,来日还不知情况如何。”

杨固检声音越来越低:“儿臣为太子忧心不已,只恐以后无人能在朝堂上照拂于他,如今难得有个朱氏,有情义,有手段,还无拖累,母后,您就为儿臣多想想吧。”

太后已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她捂着胸口,退了几步,跌坐在席位上。

杨固检这话其实已经有些重了,皇后常姝雁连忙打圆场。

他默默听着,忽而起身,招呼道:“梓潼,走吧。”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不给太后面子,说走立刻便走,太后怒道:“你!”

·

杨固检垂眸看她。

儿时的回忆就这样突兀地窜上心头。

他的出生是个意外。先帝有才能出众的长子为太子,也有宽厚仁德的二子,宠妃所生的四子。

他这个意外生出来的皇嗣,便叫先帝厌恶得狠了,丢给以宫女身份,晋位为采女的生母养着。

宫中父母子女间的称呼,与民间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

亲近些的,喊皇帝皇后为爹爹妈妈,疏远些的,唤他们做父亲母亲。

皇子皇女们对自己的生母或养母,都呼为“阿娘”。

可他从来没能唤过生母阿娘。

她见他不能给她带来荣耀,便紧紧的抱住宫妃身份,命他称呼她为“娘娘”,听她所有的话,略有自己的想法,便会招来一顿打骂。

后来很受先帝宠爱的刘太监,感觉低位宫嫔养育皇嗣实在不像样,况且她养得也不尽心,便说动了当初还是皇后的庄肃太后,将他记在皇后名下抚养。

那时候,他才觉自己第一次有了母亲。

再后来,长兄被人害死,二兄仁德有余却优柔太过,四弟还小,他这个记在皇后名下的儿子,便成了太子。

于是他在庄肃太后的教导下,一点点攥紧了手中的权利,终成为先帝满意的,太子的样子。

杨固检带着皇后走向门外,又忽地顿住了。

他回头,望向太后:“母后,儿臣明白,您喜欢的是荣耀。您允许儿臣唤您做母后,不过是为了告诉别人,您是皇帝的生母罢了。”

他声音压得很低:“不然,您为什么不许梓潼也称您母后,一向叫她为常氏,略略听个风吹草动,或是自己觉得不如意,便要儿臣贬谪朝臣,处置妃嫔。”

太后恼羞成怒,也站了起来:“你就是这样想你生母的么?!”

“儿臣本不愿这样想,可贤妃又有什么错误,值得母后那般生气,不给她留几分颜面?不管好歹,她以后是要帮您孙儿理政的啊。”

杨固检道:“母后,儿臣可以保证,不管今后宫中如何,您的尊荣也永远都不会变的。”

他直视着太后的眼睛,看得太后不自觉偏过头去:“只要这天下,还是儿臣的天下。”

他推门而出,没有听到任何阻止的声音。

常姝雁落后两步,走在他身侧。

杨固检背着手,想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道:“叫贤妃回鸾仪宫吧。朕病着的这段时日,朝中有事,便叫内臣们去鸾仪宫即可。”

“好。”常姝雁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