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16)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王咏渐渐的便明白了,大齐走到如今这般境地,从太/祖立国时便可见端倪。

太/祖开国,依仗世家支持,故而同前朝一般,善待世家。

经历了三任帝王的优待之后,老世家盘根错节,姻亲无数,新世家站稳脚跟,蓬勃发展。

他们拥有大齐最好的教育,平民百姓极难得到良师,所以朝廷虽设科举,中举了的却极少有普通百姓。

世家势力大了,心也随之大了,很容易动摇皇帝的统治。那些高门大户出来的文臣,习惯了富贵生活,极少有人做事时切中时弊,忧百姓之所忧。

朝堂风气重文轻武,皇帝想要打仗,提拔武官时,总有一大堆的文臣反对。如若哪个文臣不同于他人,极力支持皇帝,也总会招致别人侧目,受到弹劾。

好在皇帝比先帝强硬许多,才没有出现先帝时期,谁打了胜仗,便会被弹劾到下次再也不敢出头的地步。花了十年时间,大齐这才渐渐的,叫人捕捉到一丝回归昔日强盛的希望。

可这还不够。

他幼时仗着童言无忌,趁皇帝考教他学业之际,提议由皇室直接在州县开办学堂,使百姓能有所学,分薄世家权益。皇帝想了几日,同意了,实施几年以后,果然有了成效。

后来他崭露头角,身担重任,至今也做了不少事情,只是世家视宦官如同蝼蚁,被世家风气所浸染的民间也是如此――

一部分得益于官办学堂,而考中科举的文人,不曾夸奖他半句,反而暗地里骂过他。他支持变法,严格监督政令落实情况,获益的民众却传唱着侮辱他的歌谣。

不提他交往甚密的那些官员,凡是与他共事过,给他说过好话的人,总要被扣上“阉宦朋党”的帽子,仿佛他便是那黑黢黢的墨汁,沾了谁,就毁了谁的名声。

正因如此,那些想要做实事,而依附于他的人,所受阻力一言难以尽道。他心知不能这样下去,得从别人那里,开出一条新的路来。

内外臣子,都不能够,只有……

王咏拥被而起。

他一个个分析内宫中地位高或者受宠的后妃。

皇后世家出身,不可以。柳贵妃私心很重,不可以。至于其他人……被女学教得过于死板,还不如小小民女,更不可以。

在他的记忆中,只有过去的朱宝林不同于常人,似乎并不厌恶宦官。十几年时间,当日情境,他一直都还记得。

可岁月毕竟能改变很多事情,他不确定朱宝林如今的心境,便试了试,竟得到了令他惊喜的结果。

她依然未改,且与南渡县那位女子般,同样不安定于现行的世俗情状。如此,甚好。

第8章 骑马

自司礼监来人,把王咏唤走之后,已经又过去了好几天。

这些日子里,皇后的身体渐渐好转,精神也有所回复,朱莹照例侍疾时,和皇后也能多聊上一段时间。

七月中旬的天气还算宜人,皇后倚在榻上,望着窗外的景致,忽然间起了几分兴味,含着笑道:“我病了这么久,连内室都不曾踏出去过,闷得心里发慌。我看今日日头不错,不烈,又和暖,宝林若是没什么事情,不妨陪我到御花园走动走动。”

皇后难得高兴,朱莹自然奉陪,连忙起身,笑道:“妾闲得很,多谢娘娘相邀。只是娘娘身体才好些,妾想着,还应多注意点,方才令人放心。娘娘不妨先请了太医来瞧瞧,再做定论。”

“哪里就这么娇弱了,风吹吹便能倒?请太医耽误时间太长,只怕干等着,就把兴致给等没了。”皇后吩咐身边宫女先去使人准备东西,又对朱莹道,“朱宝林可别小看了我,这病原不是因风寒而起,说不准多走动走动,我便好了。”

朱莹瞧她脸色确实红润了很多,这才彻底放心:“妾为娘娘更衣。”

“阖宫的宫女内侍都在,哪里用得着你亲自动手。”皇后温声拒了,“宝林且在外面小坐,等我出来。”

古代女子更衣梳头,都很麻烦,似宫里的后妃,哪怕再怎么简便,也不可能堕了身份,随便穿一件衣裳就出门。

说是小坐,朱莹等了足有半个时辰,才等到皇后从内室走出来,她抬眼一望,瞬间惊艳了,目光中都带了几分痴。

先前皇后病容憔悴,很少妆点,朱莹只觉得她眉眼端庄大气,符合她心目中雍容华贵的国母形象,只是论起美丽来,或许还赶不上长庆宫主位李充仪。今日一见,才知道她先前的想法太狭隘了。

皇后将乌发全盘于头顶,梳了个高髻,只戴了几只首饰,微微涂了点脂粉,身着朱红色刺绣牡丹对襟衫,连披帛都没挽。她打扮得简单又明艳,无论怎么看,都不像将近三十岁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