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太子宠妃(178)

作者:湘湘兮 阅读记录

伊尔根觉罗氏只要稍作一想,瞬间就悲从中来。尤其孕妇又是最易敏感多思的群体,伊尔根觉罗氏整日里患得患失的忧心不安,心理压力过大,以致她一见到家里主心骨的胤褆,没说上多少话就控制不住红了眼眶。

胤褆十分耐心温言安抚着,他理解福晋的不易以及苦楚,便是他身为堂堂男子,无子的压力和困扰也一直压在心头,更不用提身为他正妻嫡福晋的伊尔根觉罗氏。

尤其他最大的死对头胤礽已经抢先一步得了嫡长子,占去了他觊觎已久的皇长孙之位,无形中给太子一系增加了不少政治资本,这令成婚更早的胤褆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

从小到大,什么事都要被胤礽压过一头,抢先一步,胤褆哪里能忍。

再想起之前令他耿耿于怀的汗阿玛亲临毓庆宫探望太子家rǔ臭未gān的臭小子一事,胤褆盼子心切的心情愈发qiáng烈,他由衷的希望福晋这一胎能给他生下一个儿子。

看着脸颊瘦弱,肤色苍白的伊尔根觉罗氏,眉宇间萦绕着散不去的淡淡愁苦,胤褆有些心疼的拍了拍她的手,“福晋别想太多,好好静养安胎,爷有预感,这一胎定然是个儿子。”

即便不是儿子也能变成儿子。胤褆眸光微闪,想到之前从草原上听到的一则消息。蒙古有一喇嘛,据说道行和法力很高,在蒙古一带很有威望名气,倘若诚心供奉,能让人心想事成。

胤褆心里琢磨着,若是他命人去将这喇嘛带回来,在福晋产前给作个法事,没准真能得偿所愿,一举得男呢。

六月的天气极为热辣,而比之更热辣的却是人们喜悦狂热的心。在一派喜气洋洋中,由康熙帝亲自出席,王公皇子、文武群臣到位列席,全程溢美庆贺之词不断,气氛热闹喜庆,庆功仪式办得极为成功。

庆功仪式热热闹闹结束之后,议功之事也正式提上日程。但凡论功行赏,都有个功过是非,赏罚奖惩,这场大胜也不例外。随着议政王大臣们商讨统计,康熙帝一道道旨意下去,各人有喜有忧,有功记功,有罚领罚,各府人来人往,互相走动,或是上门祝贺或是走后门托关系,将本就热辣的气氛烘托更加火热。

胤褆这几日chūn风满面,心情难得很是美妙。一来困扰他多时的嫡子问题,他自认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二来作为随军出征了两次、累计军功最为卓著的皇子阿哥,胤褆觉得十分骄傲自豪。

这一场大战不但令他在军队中扬了名,战事期间还与不少将领混熟走近了关系,战前所安排的许多门人下属也是立功不少,斩获颇丰。相比起胤礽这个连战场都没去过的弱jī,胤褆很有优越感,底气十足。满人重军功,单只这一点,胤礽就差他多矣。

胤褆越想越美,心里别提多么扬眉吐气,顺心惬意了,以至于他在见到胤礽时候,难得不是那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恨不得无视不见的模样,反而是主动凑近胤礽,和颜悦色得不得了,当然前提是你得忽略他话里话外的得瑟炫耀,明嘲暗讽。胤礽觉得胤褆背后要是有尾巴,非得翘上天去不可。

对此,胤礽只是淡定微笑,至于自己暗地所获有多少一事,就不必要他知晓了。

第97章 画像

说到论功行赏, 自然也少不了父子三人齐上阵、为君分忧的伯爵府一份。

太子妃之父石文炳伴驾于大军后方,虽未上场取敌首级, 却也参赞有功, 被康熙记了功劳, 升了级。两位兄长富达礼和庆德也各有所得, 尤其长兄富达礼, 不但杀敌首级极多, 还在擒住葛尔丹一事上立下了不小功劳, 令康熙十分轻易便记住了这个人。奖罚之时, 便下旨将之拔升为二等侍卫,很是可喜可贺。

石悦瑟由衷为自家父兄感到高兴,心里庆幸他们没有错过这次机会。

要知道历史上的康熙帝只有三次御驾亲征的记载,且三次御驾亲征都是对战葛尔丹。如今葛尔丹被灭成渣渣,死得不能再死, 康熙的第三次御驾亲征已然被华丽丽蝴蝶掉。这之后大清朝便是再有对外战争, 不论是规模大小亦或是帝王亲征的意义, 怕也是及不上这次与葛尔丹之战的。

机会可谓十分难得,错过便不再。

瞧见石悦瑟心情喜悦, 乐得眉飞色舞, 胤礽不禁也笑开。

自家岳父和两个大舅子立功升官的大喜事,胤礽也十分上心,特意与石悦瑟一块儿, 亲自挑选了庆贺礼物送往伯爵府,令本就欢喜异常的石家人愈发喜上加喜。

太子殿下对他们这些太子妃娘家人还是一如既往的用心, 可见太子心里对太子妃是极为满意的,对石府一门也是极为重视,如此想着,众人脸上喜悦的笑意更加明媚灿烂,只希望这未来日子也越过越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