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太子宠妃(192)

作者:湘湘兮 阅读记录

第107章 圣意

冬去chūn来, 大地复苏,康熙三十七年按部就班, 不早不晚的如期而至。

在紫禁城待了近一个冬季, 几个月没挪过步的康熙帝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外出的念头。方才进入chūn正月没几日, 便直接命銮仪卫备好帝王出巡的一应事宜, 他不日将巡幸五台山。

京师则按照老规矩jiāo给了太子胤礽, 太子坐镇京师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康熙对宝贝儿子一向很放心。

不过, 该jiāo代的还是得说明。启程之前, 康熙特意将胤礽唤到乾清宫。

胤礽进来时候,康熙帝正坐在炕上看折子,一边的炕桌上还摆放着热茶点心以及几本堆叠的奏折,看上去难得有几分闲散的惬意。

胤礽请完安,康熙帝才从折子上移开目光, 向他招了招手, 示意他坐到另一边炕上。

“过来坐。”

“谢汗阿玛。”

胤礽大方落座, 奉茶小太监十分机灵的给太子爷也上了一杯热茶。

“你来得正好,先看看这个折子。”康熙帝说着便把手里的折子递给胤礽。

胤礽接过折子, 打开一看, 是内务府上的折子。

心里飞快划过许多思量,根据他手中情报,要说内务府最近有什么重大要事是值得请上折子的, 也就只有那唯几不多的几件事了。

至于具体说的是哪一件?胤礽不动声色的接着往下看。

果然不出他所料,折子上汇报说的是宫外诸皇子府修建已经完工一事。

还真是怕什么偏来什么。

以胤礽对康熙帝的了解, 康熙把这份折子给他看,圣意的打算已经再是明显不过。

果然,见胤礽已经看完折子,康熙便接着道,“你也知道,历来皇子阿哥们长大了都是要出宫开牙建府的,想当初你伯王他们才十来岁年纪时候就已经封王出宫,相比而言,胤褆他们却是晚了些。”

胤礽很早就已经预料到这一天,明白他这些兄弟们迟早有一日会被加封爵位,甚至上朝参政。

而他这个太子再是不愿,也无法更改。

然而,虽然心里已经接受了现实,但胤礽也并非什么都没做就gān等着事情到来。

以康熙三十五年上半年就结束了葛尔丹战事,康熙三十六年全年无战事的安稳和平环境,若非胤礽暗地里使了动作,稍作阻拦,宫外的诸皇子府早就该在胤褆等各方势力的不断催促监督下完工了,哪里还能拖至现在。

就如康熙帝所言,相比伯王他们十来岁便封王,胤褆胤祉等人如今都已经是二十来岁的人了,却仍是个光头阿哥,比之上一辈的皇子可真是晚了不是一星半点,再拖下去确实不太合适。

所以,胤礽也没再搞破坏做阻拦,心里虽然仍旧不快,恨不得将这些兄弟们一辈子都圈禁在皇宫里,不放出去给他添堵,但面上却是一派自然,说起违心话来眼都不眨一下,政客素养修炼得不可谓不高。

“确实是有些晚了,不过众兄弟们加封后就该要搬出宫去了,汗阿玛心里会不会很不舍得?”胤礽微微笑起,以闲聊的口吻衬着谈话气氛。

康熙也笑着感慨,“舍不得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让他们一辈子都留在宫里吧。”

胤礽捧了茶杯,垂眸轻抿一口,心想若是您这尊如来佛祖真要留人,不信还能留不住那几个孙猴子。

康熙可不知道他家宝贝太子此刻心里的腹诽,自顾自的继续说,“再说了,出宫并不代表再见不到人,都是住在这四九城里,想见一面还不容易?”

康熙越说越觉得事实就是如此,大家都住在一个城里,想见一面也只是派个人跑个腿几句话的事儿,还能有多难?

这么一想,心里面因着儿子们即将离开而生出的不舍都冲淡了几分。

康熙也捧杯喝了口茶润润喉,又道,“朕是这样想的,等朕从五台山回来,就下旨给胤褆他们几个加封。加封之后,再让钦天监给选个好日子,就安排他们搬出去。”

轻轻转动着手里的杯盏,又转头看向胤礽,“朕此去五台山,依旧由你坐镇京师,有你在家朕很放心。除了例行的政事公务,阿哥们的加封事宜,虽然有内务府统管安排和准备,但你闲时也抽空去看看,以防出什么纰漏。”

胤礽自是没有不应的,“儿臣遵旨。”

“嗯。”康熙点了点头,加封的事情jiāo代完,又和胤礽说了一些政务上的事。

康熙该提的提,该jiāo代的jiāo代,该嘱咐的嘱咐,简明扼要,并不啰嗦拖沓。胤礽也不是第一次留守京师了,他没什么好不放心的。

说完公事,正好也到了用膳的点,康熙帝没放胤礽回毓庆宫,直接派人传话太子妃,然后留了人在乾清宫用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