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去种田(48)

作者:长亭路远 阅读记录

郭掌柜的推开天字号的门,发现乔纪维和钱大永都坐在那里,还有县里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秦爷坐在首位。

这简直就是一场鸿门宴,郭掌柜的抬腿要走,秦爷起身拉住郭掌柜的衣袖。“郭掌柜你先别走,前些天你和他们的纠葛我已经有所耳闻。这大永是我的亲外侄,今儿个我做东,请你们吃饭,在饭桌上大家坦诚相见,没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嘛。”

秦爷死活不让郭掌柜的离开,郭掌柜的却之不恭,只好坐下来,闷着头把鹅肉吃进嘴里。

乔纪维主动给郭掌柜的敬酒,“郭掌柜的,今儿个我是跟你谈合作的,从此我们做的麻衣只卖给你们成衣店,最终售出价格由你们定,你说好不好?”

郭掌柜摇头,“不好。”

乔纪维一声冷笑,“我还就看上你这家成衣店了,既然合作不成,就只能占为己有了。这几日我的手段你也清楚,把你的成衣店拿来,不算难事吧?”

秦爷忙帮着打圆场,笑道:“这说的什么,郭掌柜的店,就算你要明抢,我可不答应。”正好说的是反话。

郭掌柜的一惊,这冤家宜解不宜结,乔纪维家的麻衣市场前景一片大好,若是能与他合作,绝对好处多多。自己若是为了那口气不领情,就真得是不知好歹了。

郭掌柜仔细思索了片刻,只得答应。

饭后郭掌柜的和钱大永签了契约按了手印,秦爷作保人。

众人看这架势,都觉得乔纪维只是个出力的口才好的手下,钱大永则是背后人狠话不多的主儿。

但乔纪维自个儿却不在意这些,钱大永在家里正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护着老母和“兄弟”,是家里的顶梁柱,这契约由他签也是合乎情理。

有了乔纪维家的麻衣作供应,郭掌柜的成衣店很快摆脱了困境。并获得了超高的利润。

虽说村子里绣麻衣的姑娘们绣麻衣很用心,但毕竟没有得到专业的训练,不能和作坊里的绣娘比。因此郭掌柜的要派人把她们接到自己的作坊里作学徒女工,好织出更精致的衣服,乔纪维不太放心,请翠花跟她们一起去。

织妇们仍在村庄上织麻衣,然后把麻衣送到乔纪维那里染色,郭掌柜的同时也把大批的麻衣送到钱大永家,乔纪维和钱大永的日常工作就此变得繁重起来,又是上山采植株又是熬染料。

钱乔两人分开干活,见面次数明显减少,钱大永整日里都恍然若失,一旦在忙的时候看到乔纪维的身影,便冲着乔纪维傻笑,搞得乔纪维一整天都觉得瘆得慌,觉得该给钱大永请个郎中,抓几副药吃吃。

最后两人实在应付不来这些活,就请村子里男人到山上采荩草紫茜等野草,然后按照采的量送给他们工钱。

成衣店的经营模式毕竟比个体经营模式好,有的染色麻衣甚至远销州府,州府中人第一次看到染色麻衣,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乔纪维的意料中,此次郭掌柜的在州府的兄弟店一经引进这些麻衣,立刻风靡于全州府。有些麻衣甚至被炒到了五百文的高价。

虽说商人们能支付起高价的丝绸,但那时商人的家眷不被允许穿丝绸,这其实也算统治者对商人的打压,在他们的认知里商人就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必须得抑制其势力的发展。

对此商人妇们很不满这一政策,她们的丈夫辛辛苦苦赚钱,却不能提供给她们舒适优美的服饰,成堆的银票便成了废纸,银两也化作一堆废铜烂铁,在这种情况下染色麻衣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穿上染色麻衣的女人们的行头一点也不输给那些官员之中穿着丝绸的家眷,甚至更胜一筹。

商人妇见自己穿上染色麻衣把大人们的夫人小姐都给比了下去,而且这些麻衣穿着还凉快,多年来挤压下来的不平之气一下子喷薄而出,恰似自己解放了一般。

最近这些妇人都故意路过官府或者世家贵族的面前,希望能遇到过一二个妇人小姐,最好能让她们注意到自己的染色麻衣,这样她们便有了被艳羡的资格。

这次把染色麻衣引进州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郭掌柜的按时把钱财送给乔纪维,银两分文不差。

这一次村子里的有些女人的闺女待嫁,都把乔纪维或是钱大永当成了自己女婿的理想人选。

不过大多数姑娘看上的却是乔纪维,其实依钱大永的长相,在十里八乡也算是上等。但这种样貌却与古人的审美不符,挺拔的鼻子、周正的耳朵、英俊的面相在很多人的眼里显得过于粗糙了,只有像女子的男子在古人看来才能算美男子。按照这套标准,乔纪维显然更受姑娘们的欢迎。

上一篇:快穿的日子 下一篇:当炮灰遇到男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