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1105)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在此!”章同几乎力竭,却强撑着独自走出。

那将领见章同左肩上竟然穿着把长刀,不由面露敬意,朝他抱了抱拳。

章同面向长堤,晨辉洒在肩头,面色苍白,目光如铁,“斩!”

一声令下,船头旗语打出,侯天和刘黑子先后挥刀斩下,两颗带血的头颅滚落在甲板上,江浪扑来,腔子里的血被冲到水师兵勇的脚下,血腥味儿慑人心魄。

“圣上有旨!江南水师兴兵谋反,朕念及兵丁皆听将令行事,多有身不由己,故赦其罪!凡弃兵甲者,赦!擒拿反将者,赏!抗旨不降者,诛!”侯天接过染血的圣旨,替章同再宣了一回。

这一回,没人再敢熬等兵谏的捷报,大军强弩面前,谁也不敢去猜度宫里究竟是不是有诈,上位者的机谋之争,自古有几人能猜得透?

锵!

不知是谁将兵刃当先丢在了甲板上,随着丢兵弃甲之声,战船上的大军一层一层地跪了下来,临堤望去,犹如潮落。

不久,堤上传来隆隆之声,汴州大军凭借兵力战车十倍于守城水师之势,硬闯过了城楼上的枪林箭雨,一军精锐兵马押着十余辆战车闯到了北城墙下。

“攻城!”

冯吴二人的人头被抛上岸,州军将领一声令下,巨大的铁弩呼啸着扎进城墙,远远望去犹如残垣断壁上生出的树桩,精兵攀桩而上,潮水般翻入了城中。

何少楷虽知汴州军必至城下,但他自知水师城战之力无法与州军抗衡,唯有挟天子才能号令州军,故而水师大军进城之后,他为了尽快攻入宫门,只命一万兵马戍守城门,这一万兵马哪里敌得过汴州军?

天色大亮之时,城门口伏尸万余,血铺长街,城门开启的一刻,汴州总兵徐锐手提人头高举虎刀,喝道:“兵围宫门!诛杀叛臣!”

汴州军闻令,如同一把插进都城的利剑,卷着腥风驰进了城中。

马蹄踏血驰骋,徐锐唤来随行的亲兵长,吩咐道:“速请御驾入宫平叛!”

“是!”

——

汴河宫依山面水而建,山川秀丽,辟有石路,半山腰处建有平地,青石铺就,石碑为林,乃是一座废陵。

废陵四周有御林军把守,李朝荣、陈有良、傅民生、韩其初皆在。

韩其初举目东望,江上战事难料,友人生死不明,眼见着天色已然大亮,汴州军和江上的奏报还没有来,他不由回身看了眼陵园中央。

陵园中央有块空地,站着一马,坐着一人。

地上有口铁锅,深如大缸,锈迹斑斑。锅里除了枯枝败叶,别无一物,只是此刻晨光洒来,锅身沐着金光,仿佛盛有世间至宝。

除了李朝荣和少数侍卫,没人知道这口锅的故事。

当年,皇后还是周美人时,曾在此看验柳妃的尸身,帝后于一口锅前论天下江山,谈彼此之志。皇后从军后,圣上便命人将这口锅放在陵园,后因政事繁忙,从未再来过。

昨夜从合欢殿内的密道出宫,到了陵园,见到这口锅,步惜欢便盘膝坐下,伴在锅旁,任月移星淡,任宫里宫外的军情奏报来去如飞,男子的目光始终不曾从这一口锈锅上移开。

这气度叫韩其初由衷钦佩,辰时初刻,崇华门失守,何少楷率水师兵围太极殿,逼百官请君上朝,那万军山呼之声在这山上都能听见,陛下身披大氅盘膝而坐,眼里愣是只有一口锈锅,那缅怀的神情自始至终不曾变过。

破晓时分,何少楷率兵闯入太极殿,发现中计,随即纵兵搜宫。史云涛和杨禹成率部保护未降的朝臣撤往神武门,神武门即是冷宫禁门,出了宫门便是此山。何少楷绝不会放史杨二位将军出宫,他必会下令屠杀,如若看出禁军的撤离路线,定会怀疑陛下藏身于山中。

当初听闻圣意,左相大人和傅老尚书皆不同意,都认为陛下以己为饵,太过冒险,陛下却道:“锄奸平叛,大清朝堂,将士们皆拿命在拼,朕的命怎么就拼不得?为了彻底洗清朝堂,朕才太极殿让出来,一旦辨明忠奸,朕就不能让人再死了。让史云涛和杨禹成把人都护送出宫,朕就在陵园等着何少楷,倘若江上失手,汴州大军来迟,朕就亲手取下何少楷的首级。”

以何少楷的性子,如若发现宫中有诈,他必不敢久留,定会一面纵兵搜宫,一面率部以追杀禁军为由离宫,一旦他上了山来,陛下亲自出手,万军之中取他首级只怕如探囊取物一般。

取了何少楷的首级,一样能扼住江南水师,其实章兄不必非得去江上冒险,但陛下还是命他去了,因为杀何少楷容易,何家覆灭之后,何人统御江南水师却是个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