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1237)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当年之事若昭告于天下,无异于将圣女的先人钉在耻辱柱上,她自己也难免要受当今乃至后世的指戳。

圣女却嗤笑着行至院中,满园琼花,星光筛落,她立在满地的落花碎影里,话音虚无缥缈,“有何不可?图鄂国祚二百余年,将要亡于我手,我生时不惧骂言,死后何惧众口?”

女子背影纤弱,似披一身荆棘,纵然身许二夫、与子生离、与女不睦,但她一生都在抗争,从未屈服。

暮青望着那倔强不屈的背影,竟仿佛看见了自己,她心头终于生出些许敬意、些许理解,起身朝圣女景离拱手一拜,说道:“多谢姨母!”

六月十六,仪仗浩浩荡荡地进了都城。四月时仪仗从都城离开时百花争放,双驾并行,百姓夹道,热腾欢闹。而今春花已败,万家阖门,街道萧瑟,肃杀如秋。城楼上的血尚未遭风雨侵洗,四族府邸里的血腥气也未散尽,等了两个月,都城百姓等来的不是神石的钟声,不是继位的盛典,而是圣女、圣子和南兴皇后的辇车,是神官的灵柩。

国运将变,百姓闭门不出,整座都城都沉浸在惶然肃杀的气氛中。

圣女一回到神殿,即认命亲信补长老院八司职缺,以维持朝政的运转命宗事司将姬长廷按大神官礼制厚葬于神陵命律法司翻查先圣女轩辕玉一案的宗卷,彻查尚在人世的知情者,准备翻案事宜命药监司采办药草,止庆州军中时疫命执宰近臣等人速定巫瑾回国之策。

别的事都好办,唯独巫瑾回国不容易。

巫瑾失踪后,南图朝中和神殿皆猜测他根本就没出南兴国境,而今他突然现身与圣女团聚,消息必定已由探子传入南图了。现在猜也猜出来,左相一党必定会扣巫瑾一个抗旨不尊、大逆不孝之罪,连云家、景家这些皇帝钦点的使臣怕是也会遭到弹劾。倘若当初没有改道,巫瑾尚可随大军前往洛都,如今想进南图国境,只怕是不打不行了。

南图皇帝钦点了使臣之后就再未临朝过,听说时昏时醒,御医已经束手无策,后宫和前朝都在积极准备。此时寄希望于南图皇帝忽然清醒过来,下旨命巫瑾和使臣回朝似乎不大可能。

可一旦兴战,巫瑾就真的要坐实大逆之罪了,就算圣女不在乎,可这仗图鄂打得起吗?打得赢吗?

圣女刚夺大权,庆州、中都军中不稳,尚待换将、安抚、收服,即便有延、平二州的大军可调,却也不敢尽调,总得留些兵力固守二州、以防叛乱。东拼西凑的算一算,国内可调之兵至多十万,想打到洛都简直是天方夜谭!

怎么办?借兵吗?跟谁借?南兴吗?

南兴举国上下的确一派新气象,莫说南图和图鄂不能与之相比,就连因循守旧的北燕也有所不及,可南兴帝毕竟亲政不久啊!江南水师归降不久,岭南平定不久,朝中是绝不会同意冒岭南内乱之险、费国用之耗、担黎庶之怨借兵给邻国打仗的。

朝政不稳,兵力不足,巫瑾还回得去吗?

就在神殿一干执宰近臣焦头烂额、悲观无策之时,一日朝会,英睿皇后忽至奉神殿,神甲侍卫开道,先圣女官随行,凤袍加身,英姿凛然。

天刚破晓,殿上灯火煌煌,殿外天宇混沌,英睿皇后踏阶而来,势若开天,入得殿内,肃穆不语。

英睿皇后身后,一个身着内殿四品掌事女官官袍的丑陋老妇手捧一物,高声宣道:“大图神皇二族子孙接玺!”

玺?

什么玺?

执宰近臣们惊傻呆木地看向巫瑾,大图神皇二族子孙,天下唯此一人。

巫瑾茫然地看向肃穆不语的暮青,自从他与娘亲团聚之后,她就没再插手过图鄂内政,今日临朝,必有要事。

他又看向那女官,梅姑重新穿上了女官衣袍,手捧之物包裹在一面皇绸中。

巫瑾尚在茫然,圣女坐在神座上,琢磨着梅姑之言,又端量着梅姑手捧之物的方寸、皇绸之下显出的形态,心倏地揪紧,神情骤变,唤道:“瑾儿!”

巫瑾醒过神来,缓步行至女官面前,双膝跪下,高举双手接玺!

金乌乍升,晨光破晓,夏风拂进殿内,男子大袖舒卷,手臂白皙清俊,接住沉甸甸的皇绸当殿一开!

晨光沐玉,宝光加玺,五龙威严,篆文雷凿!

大图天子,奉天之宝!

八个金字在晨光中晃晕了奉神殿上的众臣,圣女雷惊而起,急急切切地道:“快!拿来我看!”

巫瑾起身,如在梦中、如踏云般深一步浅一步地将玉玺捧给娘亲,圣女接到手中对着宫烛四面看罢,将玺一翻,当殿念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乃大图传国玉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