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1275)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让为兄再为妹妹诊一次脉吧。”许久后,巫瑾叹息一声,坐了下来。

呼延查烈搬了把椅子来,暮青默默地在对面坐下,把手伸了过去。

“回去之后记得常来书信,若哪年到岭南行宫小住,记得告知为兄,兴许为兄能去看看妹妹。”巫瑾一边诊脉一边话着临别之言,烛光昏黄,男子那温润的眉宇,如雪的衣袖,像极了从前。

“嗯。”暮青应了一声,越到这种时候,她越不擅言辞。这些年,她虽在政事上精进不少,但性子依旧那样儿。

不知是否因为临别在即,这一回,巫瑾诊脉的时辰尤为久些,直到梆鼓声传入殿内,巫瑾才收了手,温声细语地道:“妹妹的身子养好了,只是因连月赶路有些疲乏,回国之后歇上一阵子即可,切莫一回去就……急着操劳。”

暮青听笑了,“大哥说话还是这么含蓄。”

什么操劳!不就是提醒她房事要适度吗?

“咳!”巫瑾咳了一声,烛光在眉宇间一跃一跃的,目光躲闪。

暮青道:“我会注意身子的,大哥也要珍重。”

巫瑾看着暮青,话到嘴边,似有千言万语,但千言万语终须一别,他最终只是点头道:“好。”

梆子声再次传入殿内,四更天了。

暮青想说谢,谢这一路知己相护,却怕谢多了生分,想嘱咐兄长寻个心仪的女子方能使他少受洁癖之苦,又怕此话成为一把枷锁,令他在大图复杂的朝局里更加辛苦,最终发现千言万语都在那一声珍重里了。

于是,她揣上印宝,唤小安子驾来辇车,就这么带着呼延查烈出了殿门,上了辇车。

关山路遥,远行不便,这一别,难说再见会是何年何月了。

辇车缓缓地动了起来,暮青透过轩窗看向巫瑾,见他立在殿外廊下,披着浅白的月光,辇车渐行渐远,人越来越小,周身似笼着层云海薄雾,终于慢慢地不见了……

第44章 螳螂捕蝉

四更时分,淮州刺史府里,暮青问政时住过的东苑屋中点着盏灯。

步惜欢阖眸倚卧在围榻上,窗风拂来,袖影翻动。

屋里静得落针可闻,灯架上的烛火摇了一摇,待火苗儿扶正,屋里已多了个人。

“主子,监察院密奏。”月影边说边将密奏呈过了头顶。

范通取走密奏呈到了榻几上,步惜欢坐直了翻阅密奏之时,月影已禀奏了起来。

“启禀主子,如您所料,北燕使节团此番出使果然不止带了国书。探子们经多方刺探,查知大图帝曾微服出宫,在风月楼里见过北燕副使陈镇,二人所谈之事难知其详,刺卫们费尽手段才从北燕使节团的官船上刺探到了些许消息。据查,北燕的官船在沂东港开船前曾接触过一艘戍守远岛海域的战船,并从船上卸下一只箱子,里头放的是珍稀药材。”

明知求亲必被大图拒绝而为之,主子认为元修绝不会做无用之事,既然为之,必有胜算在手,故而命监察院详查。可大图新帝即位后借清剿废后一党为名清洗大内,这三年来,随侍的宫人、暗卫皆是亲信,刺卫们很难从洛都宫中探听到消息,只能从北燕的官船上下手。官船停在英州港,远离洛都,守卫较之洛都皇宫和驿馆松懈许多,这才探听到了一些消息。

可是,查探到的消息叫人甚是不安。

眼下,大图急需珍稀药材的人只有皇太后,而北燕的药材必定不是白给的。

大图帝会不会……

月影不敢将猜测说出口,他相信主子自有决断。

步惜欢阅罢密奏,手一握一松,密信化作齑粉,窗风一送,如霜遮面。

“魏卓之到哪儿了?”步惜欢倚回榻上,阖着眸漫不经心地问。

“回主子,魏大将军半个月前出了鬼风湾,这几日如海上风浪不高,也该抵达两国海域线了。”

“北边儿呢?”

“北燕帝驾应该下月初会抵达沂东。”

“战船呢?”

“也快抵达两国海域线了。”

北燕帝要遣使向大图递送求亲国书的事在朝中引发了动荡,消息一传过来,主子就命魏大将军亲率战船出海,以海上演武的名义穿过星罗诸岛进入东海,在南兴和大图的领海线上待命。雨季海上风急浪高,战船前两个月时常靠岛避风,故而航行了半年才抵达两国海域线。

北燕使节团抵达大图英州港后,战船忽然奉旨出海,也朝两国海域线而来,名义同样是演武。与此同时,北燕帝下旨巡视江防,六月抵达了下陵江边。正巧,主子要六月出京,朝臣们对此颇为担忧,有人猜测北燕帝此番到下陵巡视江防,怕是料到了主子会前往岭南接皇后殿下回国,故而只等主子离开汴都,北燕便会兴兵渡江。但也有人认为六月正值雨季,江上风浪大作,北燕的水师还没有在雨季水战的能力,燕帝巡视江防很有可能是想将主子牵制在汴都,以便令使节团伺机谋夺皇后殿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