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1325)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少主人,海上起了大风浪,今夜有险,莫出房门!”说话时,梅姑已运力抵上房门,归入了门闩。

“阿欢发烧了,劳婆婆看看,那蛊毒不对劲!”暮青顾不上询问险情,她边说边快步回到榻边,拢起了半边帐子。

梅姑到榻前凝神一看,沉声道“陛下病重,压不住这蛊,眼下风急浪高,不敢施针,老身先为陛下渡些功力,少主人速命军医开方煎药,为今之计,散热祛惊才是上策。”

“已传军医了,有劳婆婆。”暮青让到一旁,船身倾晃得厉害,她盘膝坐下,扶着榻脚稳住了身子。

没坐多久,就听门外有人高声禀道“启奏皇后娘娘,魏大帅和军医已到,静候传召!”

暮青立刻起身前去开门,魏卓之几乎是带着军医撞进来的,两人被大雨浇了个透,甚是狼狈。暮青见二人要见礼,急忙免了,梅姑正在榻上为步惜欢运功压制蛊毒,那军医见这阵势竟不惊慌,一到榻前就立刻跪下诊脉,诊完脉也不开方,禀了句要去煎药便匆匆退了下去。

暮青见这军医面额有疤,身形壮实,不似医者,倒像海寇,想来也是个有来历的人。步惜欢身中蛊毒是绝密之事,魏卓之既然带了他来,暮青自然信得过,也就没盘问,只问魏卓之道“舰船和人员可都安好?顶得住这风浪吗?”

魏卓之正神色凝重地望着榻上,听见暮青之言,急忙将敛住神色,正正经经地回道“启禀殿下,这风浪的确不容小觑,不过咱们的战船也不是烂泥糊的,将士们都是久经风浪的老手。起风时,微臣就下令将鹰船小舰收了上来,命全军收帆进舱躲避风浪。此次出海,航线远,时日长,遇上急风大浪是必然的,微臣点的都是坚船勇将,一路上历经风浪数十次,经验本事都是过硬的,还请殿下放宽心。只是……看这风浪的势头,今夜很难消停,难挨的怕是陛下……”

暮青闻言望向榻上,沉声问道“附近可有海岛能够避风?”

魏卓之苦笑,“是有座岛群,但在风头上,船靠不过去。风浪太大,逆风破浪太险,只能是顺风而行。原本再过十天就能行出大图海域,可这场风浪怕是会让咱们偏离航线,至于偏去何方,偏离多远,眼下都还不好说,得等风浪停了再看。”

暮青沉默了片刻,说道“你是大帅,航行之事就交给你了,陛下跟前有婆婆和军医守着,你也放宽心,若有急情,我再传你,先忙去吧。”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

魏卓之走后,暮青守在榻边,目光一刻也不敢从步惜欢身上移开。

军医煎药颇快,远洋船上空间宝贵,为了节省地方,随船的药品大多磨成了药粉,军医们早在起航前就按常见病症配好了药包,药包煎煮颇快,也就两刻的工夫,军医就怀抱食盒顶风冒雨地回来了。

药盛在将军罐中,暮青盘膝坐在榻前,将罐子牢牢地护在腿间,任船身如何倾晃,她始终死死地按着罐子,掌心的伤再次撕开,血染了罐身,她觉不出疼,也觉不出烫,只是守着罐子,没使汤药洒出一滴来。

梅姑收功之时,步惜欢心口那妖异之色褪了几分,船身依旧晃得厉害,他昏睡着,无法喝药,暮青便索性将汤药含入口中,缓缓的给他渡了下去。

药香弥漫在帐中,苦意入喉,暮青坐在榻边握着步惜欢的手,望着他苍白的眉宇,轻声道“阿欢,说好三五年的,你可不能骗我。”

梅姑不忍,叹了一声,转头望向西窗,她又想骂贼老天了,可日月斗转,亘古不改,老天早就看惯了人世间的生死悲欢,岂会有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今夜大浪滔天,吞日蔽月,莫不是地上的生灵苦苍天已久,要把这天给翻了不成?

暮青面色不改,目光不移,就这么守在榻边,握着步惜欢的手,犹如一个在海上漂泊的孤独旅人,等待着天塌船倾,亦或风停浪歇。

天不会塌,船也未倾,风浪在大作了数个时辰后,终于停歇了。

暮青手心里的血几乎将她和步惜欢的手粘在一起,她站起身来,迈着麻木的双腿走出了屋子。

海天一色,灰蒙蒙的,风浪不知把船带向了何方,放眼望去仿佛身处混沌之中。少顷,宝船四周点起了灯火,仿佛星辰落入了凡间。

暮青下了楼梯,缓缓地走上了甲板。风浪过后的海平静得连一丝风也感觉不到,唯有被海水浸过的甲板透着腥涩的寒意。暮青在甲板上跪了下来,仰头望着混沌的天,她曾对元修说自己没有执念,但她撒了谎,她有。

若世间有时空灵魂,她盼世间也有天地神明,能够听见她的祷告——她愿将余生的岁月分一半给阿欢,与他携手此生,不求长生共白首,但求作伴赴黄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