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681)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她在江南时就见识过沈问玉借刀杀人过河拆桥的本事,江南之案已难查罪证,但她在盛京又犯了案,可以定罪之时朝中不定,他日必有苦果可吃!

“你可知朝中为何一定要让她和亲?”步惜欢问。

暮青皱眉不语,等他解惑。

“你可还记得相府别院的湖底藏尸案?那幕后凶手与勒丹王勾结,到现在都没查出是何人来,你以为元家人夜里能安枕?元广一直记着此事,在内难查,在关外兴许能有所获,此乃其一。其二,你在外练兵,不知关外形势,呼延昊回到关外后,以怀疑其他部族盗取神甲为名兴兵,短短两个月,已经灭了月氏,直逼乌那。勒丹不甘看着狄部日渐势强,已联合戎部,同救乌那,草原上正乱着。呼延昊非等闲之辈,一旦他兵强势大,必定危及西北边关。元家篡朝自立之日已近,在外需西北军镇着江北,如若西北军被牵制在边关,无暇他顾,于元家所谋有大不利,因此他们才想选一和亲之女,以美色惑住呼延昊是下策,上策是此女既能在形势瞬息万变的关外自保,又能暗中作梗,阻止狄部势大,至少也得能拖延呼延昊一统草原的脚步,拖到朝中皇位更替朝局稳定。”

“……”

“这些日子,朝中没少讨论和亲的人选,但和亲大任并非人人都可担当。这时出了郑青然的案子,你说朝中还舍得让沈问玉死吗?”

暮青沉默了许久,还是冷笑了一声,“以沈问玉的性子,她若到了关外,必为自己打算,不会如元家所愿。”

“你以为元敏看不出?她既有此决定,自然有让沈问玉乖乖听话之法。”步惜欢望着桌上的灯烛,眸光深远,“此事已定,明日早朝就会有宣沈问玉进宫觐见太皇太后的旨意,随后和亲的圣旨就会下到安平侯府。”

第179章 他说他是雏儿?!

一番解释说完,暮青沉默无言。

步惜欢笑着握住暮青的手,问:“如此处置,不合心意?”

暮青低下头,半晌才道,“也好。”

杀人偿命,本不该徇私,但不得不说,她的心还是偏私的――偏向他。

元敏若能控制沈问玉,让她和亲狄部,拖延呼延昊一统草原的脚步,那么就不仅仅对元家有利,对步惜欢也有利。元家想废帝自立,步惜欢想废相亲政,谁输谁赢,大兴都必临一段时日的乱局,呼延昊有一统草原的野心,但如果有入关的机会,她想他也不会放过。那段时日需要有人拖住关外,沈问玉还有用处,但前提是能控制得住她。

“元敏如何能将沈问玉攥在手心里?”暮青忽然抬头问,见步惜欢拿着只玉杯在手中转着,暖玉明润,眸光寒凉,夺了玉色。

听见她的话,他望向她时,眸光暖若春阳,仿佛她刚才看见的寒凉不过是错觉,“宫里就那些法子,有家眷的,迫之以家眷,无家眷的,迫之以性命。”

暮青顿时懂了,却问:“你方才在想什么?”

“嗯?”步惜欢仿佛没听懂。

“你我之间不可藏事,这是你说的。你若藏着掖着,想必日后我也不需做事时与你多说一句了。”暮青的脸色寒了下来。

步惜欢却怔了怔,随即噙起笑来,眸光暖意融融,“我说的话,你都记着?”

暮青转头不理人,只竖着耳朵,听见步惜欢叹了一声,捏捏她的手,道:“这不是知道你不愿听那些法外杀人之事,所以瞒着你么……”

暮青忽然把头转回来,“你想杀沈问玉?”

此人对他有用!

“聪慧的女子何止她一人?刺月门中的人皆是死士,其中亦有女子,人一杀,皮子一剥,换了便可。”步惜欢转着玉杯,眸底深沉莫定,凉薄欺雪。

暮青不赞成,“关外之行甚险,呼延昊狡诈多疑,沈问玉和亲狄部,她的心计能不能瞒过呼延昊还是一说,一旦暴露,以呼延昊的性情,她的下场可想而知。你的人若是替了沈问玉,到了关外就得面临此险,我不赞成你这么做。如此险境,能让敌人去,何必派自己人?”

这不划算!

暮青知道,这道理步惜欢必定懂,他做此不划算的决定不过是因为她不高兴朝廷不判沈问玉罢了。

“你要答应我不做这种傻事。”她从来不需要他许诺,但这一次她需要,“不要说那些都是死士,死士虽有随时赴死的决意,但也是人,而且是追随你的人。如今没到势必要牺牲的时候,我不希望因为我一己的喜怒而让别人陷入险境,甚至付出性命。”

步惜欢看了暮青一会儿,叹道:“你总是把人命看得很重。”

“我把你的心血看得也很重。”暮青微微转头,有些不自在。他初登基时尚且年幼,步步艰难走至今日,那些隐卫、死士都是他的心血,只因她不开心,他就要损去这些心血,她不忍心,也不能坦然受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