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744)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步惜欢和巫瑾眸光一凉,一点就透了。

“那个错是他故意犯下的,他知道我能注意到流匪的破绽,必定会派人去许阳县衙,从那些流匪身上找线索。他要的就是一个支开我身边护卫的机会,在我身边护卫最薄弱的时候,于官道上布下伏杀!”暮青的目光也凉了,“他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找机会杀了我,而非那幼稚任性的挑战。我小看了此人,他比我想象中还要心智成熟、步步为营。”

步惜欢听闻此话反倒笑了笑,依旧那么漫不经心,眸光却凉得刺骨,“事到如今,我倒对此人越发有兴趣了,难为他在盛京城里一藏就是十几年。”

暮青看了步惜欢一眼,难怪他会对那人感兴趣,那人与他很像,却又不像。

论步步为营、隐忍筹谋,他们像。

但论起行事作风来,他们又不像。

步惜欢乃帝王之身,天下瞩目,不能藏于暗处,只好舍弃一世英名,一边背负着昏君骂名,一边暗地里培植势力,他是不得不在明处。而那幕后之人却藏身暗处,暗地里勾结胡人、经营势力,明面上谁也不知他是何人。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她中了他的计,他却也担了风险。

在他用那些流匪做饵诱杀她的时候,他就得承担事败的风险!

“他藏不住太久了,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完美的罪案,终究都会留下破绽。”暮青冷声道。

“嗯,确实有。”步惜欢懒洋洋一笑。

暮青看了他一眼,知道他看出来了,毕竟那幕后之人的城府之深与他有些像,既是同类,自能嗅到对方的一些心思。

“我若为此事,费尽周折教唆三人,只为诱杀一人,未免所谋有些小。”这或许是惯于弄权之人的通病,做一件事往往有数个目的,喜欢真真假假,虚实难辨。

“没错。”暮青点头,对步惜欢道,“他让我以为这三桩案子是他给我战书,从而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但其实除了诱杀我之外,这三件案子,他都有所图谋。步惜晟服毒案所谋是废帝,冲着你去的;红衣女尸案涉案的是外城守尉司马家;连环奸杀案涉案的是卫尉府。司马家和卫尉府朝中是如何处置的?”

步惜欢唇边噙着高深莫测的笑,目光意味深长,“司马忠御妻教子不严,遭御史弹劾,朝中免了他的官职,要他在府中服侍病母,于身前尽孝。司马老县主乃上陵郡王之妹,年老遭了此难,朝中命司马忠思过侍疾也是为了安抚上陵那边,至于外城守尉一职就暂由他人接任了。卫尉府也同样,梁俊连犯四起大案,丢了朝廷的脸面,死的是青楼女子,梁俊不会偿命,但朝中已决定罢免他的官职,由他的副将接任卫尉一职。除此之外,御医院御药局的院判周鸿禄因私配毒药卖入江湖,亦遭御史弹劾,昨日被罢了官,御药局的院判也换了人。”

“哦。”暮青淡淡应了一声,问,“那么,新任的外城守尉、宫中卫尉以及御药局的院判都是何人,谁的人呢?”

第210章 幕后真凶(三)

“明着都是元党。”步惜欢一笑。

“那暗地里呢?”暮青挑眉问。

话音刚落,花厅外一人从梨树后忽然现身,跪在树影里道:“回主子,密信已送出,八百里加急,三日到西北!”

步惜欢闻言,缓步走到花厅门口,负手远望,淡声道:“传令下去,今日起日夜监视相府、晋王府、御医院提点府。”

“是!”月杀起身,垂首而退,退到树后身影一虚,悄无声息地不见了。

夜风萧萧,唯见枝头轻动,暮青望着步惜欢的背影,见他负手望月,声音淡如夜风,“御药局的院判是御医院提点的得意门生,御医院的老提点姓马,乃元广的原配马氏之父。新卫尉的嫡妻是马氏之妹,而新外城守尉姓田,我刚登基时,觊觎帝位的不少,元广曾当街遭到刺杀,当时救了他的正是田老将军,而田老将军身受重伤,拼尽医术将他从鬼门关救回来的人正是御医院的老提点。新外城守尉是田老将军之子,此人是个孝子。”

暮青的心顿时沉了下去,许久之后,道出一个人名,“……元谦。”

步惜欢转身望向暮青,“元广成亲之时,老国公尚且赋闲不问朝政,为其议亲时便定了御医院提点府里的嫡小姐。马氏体弱,婚后多年才得一子,她临盆当晚就死了。元谦本是嫡子,但其外祖家在朝中不过正五品,继母华氏乃郡主之身,其子元修贵为嫡子,元谦便成了庶子。他身子弱,不曾出仕,亦不常出府,只好结交才子吟诗弄墨,正值而立之年。”

她曾推测幕后之人身怀武艺,年纪在二十五到三十岁间,其母常年卧病,他对母亲有很深的感情,且对元家心怀怨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