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789)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一句话,低沉悦耳,缱绻至极,顷刻便化了少女脸上的清霜。

清霜虽化,暮青却没出声,本想绷着脸,嘴角却忍不住扬了扬,道:“用膳吧,新娘子确实腹中饥饿了。”

他说的新娘子指的是东院儿里的那两人,她说的却是自己。

步惜欢看了眼暮青穿着的喜服,笑容溺人,“好,娘子坐。”

他拉开张椅子,让她坐在他身边,随后见她端起碗来,帮他盛了碗汤。以往都是他为她布菜,今晚她难得殷勤,他笑着捧了碗,看了眼桌上,见菜是素炒,汤是拿肉丸熬的,红丸白汤,汤上搁着青菜,色泽鲜亮诱人,仅是看着就让人饥饿难耐。

步惜欢尝了一口,眉眼舒展,笑道:“比喜宴好吃多了。”

她的手艺虽不如御厨精致,却有御厨做不出来的家常味道,常年吃着宫膳,他更爱她的厨艺,上回吃过后就一直惦记着,只是她太忙,回趟都督府,两人相见的时辰不多,他更希望她能多睡会儿,因此从未开口让她下厨,没想到今夜能吃到。今天一整日他都觉得心里是酸的,此刻才算尝出了些甜味儿。

暮青见步惜欢开怀,便多给他盛了一碗汤,又夹了几筷鱼肉,布到碗碟里之前,连小刺都挑了出来。如此细心周到的服侍,他可是头一回享受,于是笑着用膳,一句话也不多说。

今儿这事可难常有,不享受白不享受,他得好好珍惜。

一顿宵夜用了半个时辰,用罢之后,步惜欢意态满足,嘴上却矫情了起来,“都督不是要宿在东院儿?不回去?”

暮青眉头一皱,“没完没了了?这婚可是你赐的。”

“是元敏赐的。”步惜欢道,“但两夫人的旨意是我下的。当年萧家军的事虽已过去多年,沂东的百姓却还记着萧家之功,给她一个正室的名分,沂东的百姓自会记在心里,元家把民心送到我手里了,为何不收?”

暮青这才明白赐婚圣旨的真意,元敏为何赐婚,她心如明镜,只是步惜欢下赐婚圣旨的时候借着便利坑了元家一把,把沂东的民心揽到了自己手里。

这人下道圣旨也搞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可若能使性子,我宁愿不收。”步惜欢苦笑一声,沂东远在东南,变数太大,绝不是靠一道圣旨就能将一地的城池收到囊中的。可她娶妻是想掩饰身份,想多练一段时日的兵,以便在日后助他谋夺江山。她此举是为了他,他又怎可在此时使性子,不把心思放在天下大局上?可他放了,真到了成亲这日,心里还是酸的,哪怕知道她是女子,知道成亲是假的,知道她的心在他身上,可就是觉得心里头闷得慌,今日她拜堂的时候,他连看一眼都觉得呼吸不畅。

“这样的事,日后可别再来第二回 了,为夫真会受不了的。”步惜欢将暮青拥到怀里坐着,拥得紧紧的,眉峰微蹙。

他这一生,从未失过理智,可若再生一回这样的事,他想必不会再有今日这样的理智。

世上万事皆有取舍,唯独她,一根头发他都不舍。

“你想多了。”成亲的目的已经达到,日后待她恢复女儿身,想娶妻也娶不了了,而她已经嫁了他,难不成还会再嫁?

“好了,我累了。”暮青道。

“嗯?”步惜欢抬起头来,眸底浮起些笑意。

“把饭菜收拾了,打水吧。”暮青对着窗外吩咐了一声,一会儿,有人上了阁楼来,来者却不是月杀,而是血影。

嗯?

步惜欢眸底露出些疑色来,见血影低着头,看似恭顺,步子却甚是轻快,一路小跑地端着碗盘退了下去。随后却不见人打水上来,反倒听见厢房里传来填水的声音。

步惜欢看向暮青,哭笑不得,“娘子要去厢房沐浴?”

他坚持等到大婚时洞房,她怕他忍着对身子不好,连在他面前沐浴都不肯了?

暮青不说话,只等着,等到血影在楼下回禀称水已打好了时,她才从步惜欢的腿上下来,问:“一起不?”

步惜欢怔愣时,暮青自顾自牵起他的手,拉着他下楼去。少女的手指纤细柔软,牵着他的手,暖若琼玉。今夜皓月当空,夜风也暖,梨林桃林皆被月色照得枝头雪白,仰头一望,夜空漆黑,琼枝满园,静美怡人。

西厢的门关着,屋里透出暖黄的烛光,暮青一手拉着步惜欢,一手推开了房门。

一座绣着百花的八扇织锦阔屏立在房门口,不见屋里的摆设,唯见烛光透出,照得屏风雪亮百花盛开,与庭院里的满园琼枝呼应,门开的霎那,美得叫人屏息。

暮青拉着步惜欢进了屋,关了房门顺手栓上,拉着他的手转过了屏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