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云(又名:我和前任重生了)(52)

作者:海蒂可以说不 阅读记录

活动正式开场后,Freya隆重介绍了活动的主讲嘉宾,专门研究世界经济的克莱恩教授,曾在多个世界组织工作。

剑桥的活动邀请的向来是各界名流,学生们早已见怪不怪,但还是抱以了热烈的掌声。

“我今天的主题是讲述世界格局演变,众所周知,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提倡贸易保护,而美国则高喊“自由贸易”,但在20世纪下半叶,美国对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开放态度则发生了角色转换,多次提高关税……在场的各位同学有没有愿意为我们提出对于这一现象的理解?”

克莱恩一口流利的伦敦腔,很快引入了今日演讲的主题。

“尽管长期来看贸易保护对经济的作用是弊大于利,但短期而言贸易政策很容易受到政治动机的驱动……”前排的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同学从经济、政治等各个角度展开讨论。

“最后排的女生,你有什么观点?”林云感到数道视线聚焦到自己身上。

她站起身来,“修昔底德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式这样描述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他写到:“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引起拉栖代梦人(即斯巴达人)的恐惧,从而使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我认为这一段描述很好地解释了新兴崛起的大国对现存秩序产生结构性压力,从而导致同老强权发生冲突的现象。正好20世纪是新老强权交替的年代,我认为这也可以是解释的一种角度。”

“非常独特的解释。你是学历史的吗?”克莱恩很满意林云的解读。

“不,我是学经济的。”林云笑着回答。

克莱恩又连说了几句Excellent。

第30章

接到李之清电话的时候,林云还在整理给地理杂志的投稿,虽然因为怡和奖学金的缘故,她并不缺钱,但偶尔还想赚些零钱。

更何况剑桥的学期向来短,假期很长,趁着假期的时候这些年她也四处走了不少地方,一些游记记录下来也是一种纪念。

林云接起电话,“小清,怎么了?”

这会儿是英国的傍晚,但却是国内的深夜了。李之清从前从不会这么晚打来电话。

“阿云,我受不了了,我要分手。”林云刚接通,李之清的哭声就传过来。

李之清高考结束后如愿去了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和她班里的尹涛一同,学的英文翻译专业。

“之前不是和好了吗?怎么又吵架了?”林云听着李之清哭诉,也有些心累地说道。

李之清一入大学就鼓起勇气找尹涛表白了,当晚还拉着林云出谋划策了一宿。中间两人分分合合了数次,林云也帮着倾听分析了无数次,到后来也就不分析了,只倾听,由着李之清发泄情绪,适时地问几个问题,帮着李之清理清思路,分也好,合也好,林云全不干涉。

“尹涛瞒着我找了北京的工作,都已经签订三方了,之前明明说好我们一起回省城的,我问他,他还一直支支吾吾的,被我看见了毕业去向登记表他才承认,还朝我发脾气说我太小孩子气,根本不理解他。”李之清说到后头又哽咽了。

林云是在大一的时候顺利通过怡和奖学金出国,剑桥的学制也是三年,这会儿李之清他们也到了毕业季。

林云把这次前因后果理清楚了,她知道前两年李之清的父母早已和林父林母一同在省城买好了房子,两家还买在一个小区,为的就是有个照应。

李之清父母向来宠自己家小孩,舍不得受苦,回省城工作是一早决定了的事情,李之清本人也没什么在北京打拼的想法,更何况秋招的时候她早已拿到了很不错的offer。

现在放弃一切陪尹涛留在北京当然是不现实的,更别说尹涛他值得吗?

林云的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半晌,等李之清情绪平复一些才问道,“小清,你现在还喜欢他吗?还是觉得不甘心?”

“我不知道,我不甘心,我陪了他这么多年,我们一起度过了大学四年,他是我的初恋,我……我觉得不甘心……”刚平复下的情绪又被激发起来,林云已经能想象李之清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想想就心疼。

“如果只是不甘心,小清,别被过去牵绊住。”这是李之清这段长达四年的分分合合的恋爱开始以来,林云第一次表达出明显的劝分意味的话。

“可是……可是……我……”李之清明显是下不了决心的样子,林云也不意外,割舍掉一段感情是不容易的。

挂掉电话的时候李之清向林云保证会单独给自己一段时间好好想想,想清楚再和尹涛见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