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相女(重生)(204)

作者:芸生生 阅读记录

因心道:“主子可别忘了,前两日国师可是告过假,离了上京。”

皇后没当一回事儿,恹恹道:“不是听闻是同那谢翊郎情妾意,一道出了城,游山玩水去了嘛。”

“可若真游山玩水,怎会离了我方暗线的视线?”

“你的意思是?”

“国师与谢翊离开上京后,暗线却未能得知二人去往何地。若当真游山玩水,又怎可能防着人知?”因心危险地眯起眼梢,“此中必有蹊跷。”

皇后蓦地睁开了眼,回眸灼灼向因心:“你认为此事该如何是好?”

因心一顿不顿地迎上皇后目光,眼中锋芒毕露——

“而今这时辰,国师应当还未离宫,寻个借口截她回宫,一探虚实即可。”

第91章 威胁

午门前。

闻月幽幽朝他一笑, 走下车, 迎向因心, “因心公公, 不知何事阻拦?”

“临时阻拦国师返程, 还请国师体谅。”因心朝她躬身,丹凤眼弯弯抿出一丝笑, “今日太子意外伤了手,听闻当时仅有国师一人在场。太医惯常询问伤势, 想知晓到底是如何伤的, 太子尚小, 一时痛得说不清,故而只能请国师进宫一叙了。”

闻月回以一笑, “恭敬不如从命。”

很显然,皇后对太子的伤势已生了疑, 方才迫不及待地截停闻月, 想要一探究竟。而这样的可能,闻月一早便已预知。在怀疑太子身世之后,她已开始猜测,皇后每日与太子一道用膳, 或许并非是母子亲近, 而是借此机会看查太子。

因此,若想得到太子之血,以此滴血认亲,她有且仅有一上午的时间。

所以, 未等出宫,她便早早在马车上完成了滴血认亲之举,防的就是眼下这种出不了宫的可能。

好在,因早已预测到了此种可能,闻月早早在马车上将那装有壮汉之血及太子之血的瓷瓶用清水洗净,并将那清水一路洒在道路之上,任由水分蒸干。再在车内放上多个香囊,以此掩人耳目。

她十分自信,即便此刻因心硬闯马车,亦寻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因心引着闻月,重新步入宫墙之中。

行至半途,有人迎来,同因心汇报。

离得不远,闻月虽听不清二人耳语,但却能凭着唇形,隐约得见,那人口中所述与马车相关。听闻因心其人,自来事事谨慎妥帖,故而才年纪轻轻爬到了如此高位。不过他决计想不到,闻月早在这之前,早已布下棋局。

而因心,只不过从下棋之人,变成了棋子而已。

眼下,因心眉头微蹙,显然是因未寻到证据而发愁。

此举,正中闻月下怀。

既知因心在马车之中未寻到丝毫证据,闻月便坦然许多。

因而,在后来面对坤宁宫中皇后旁敲侧击的追问时,她表现得悠然自得,不卑不亢,一言一行叫皇后寻不到丝毫破绽。

但可惜的是,闻月还算漏了一点。

皇后手里,还存了最后一张牌。

而那张牌,是闻月致命所在。

彼时,在一番发问未得结果后,皇后未急亦未气。

贵妃榻上,她单手撑着下巴,把玩着珠串,不经意道:“听闻国师出自江南,父亲曾在宫中做过御医?”

“正是。”闻月埋首,不动声色,“不过家父十数年前便告老还了乡。”

“那可巧了。”皇后懒懒道:“本宫身边曾有一名赵姓御医服侍在旁,他亦是在十数年前下了江南。若非姓氏不一,时间上如此巧合,本宫还当真以为,此人与国师父亲乃是同一人呢。”

闻月说:“宫中御医无数,同年返乡亦不胜其数,巧合罢了。”

“那是自然。”皇后扬了扬团扇,美眸在她脸上流转,笑意幽幽,“那赵御医可是犯了法的,哪能同国师父亲相提并论。”

父亲生前之事,闻月本就好奇。

只可惜宫内所有关于父亲的证据近乎毁于一旦,根本无从查证。

眼下皇后主动提及,她没有不探寻的道理。

思及至此,她接下了皇后话茬:“恕臣好奇,那人到底是犯了什么法?”

皇后由因心搀扶下榻,走向闻月,娓娓道:“我朝自古便有以新生皇嗣血祭之惯例。每逢新生皇嗣出生下一年的正月,皇帝便会取血,并将那新生皇嗣的血融到一块儿,以此献祭上天。太子血祭那年,赵太医负责取血。可他到底是个愚笨蠢钝之人,竟在取血之时,失手在祭台之上打翻了血碗,害众臣认为此乃不祥之兆。”

闻月不自觉地眯眼。

她了解父亲为人,他自来正直不阿。当年替皇后做下那等狸猫换太子之事,定然对皇族心中有愧,故而不惜在血祭大典,众目睽睽之下,以身犯险,想借此叫皇帝生疑,扭转乾坤。可无奈的是,他不过是一介御医,力量实在微薄,哪争得过彼时盛宠滔天的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