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相女(重生)(73)

作者:芸生生 阅读记录

须臾之后,他干干笑了声,轻描淡写道:“我父亲小时候曾请宫中御医教过些皮毛,这火麻仁不过是那位御医最爱用的一味药而已。”

“原来是这样。”闻月俨然没察觉谢翊的异样,仍是笑得很欢:“谢翊,谢谢你。”

她从他怀中下来,高兴地扬着那方子。

瞧着她如花的笑靥,谢翊也觉得心里暖极了。

打开窗,望向窗外,不远处的枯树已萌出新芽,染了一茬的绿。

闻月遥遥地望着外头,喃喃地,像在自言自语——

“真好,大家都有救了,谢翊也有救了。”

*

不到一日,药方已被流传至村落各地。

只不过,其中部分药材已在村内断了很久,许多村民皆未能喝上药。

谢翊见此情形,大笔一挥,写了奏书,以辰南王世子之名,要求朝廷就近拨派万斤草药至此。当地官府知谢翊也已染病,自是怠慢不得,次日,万斤草药便已配齐,由府衙送抵直村。

同日傍晚,家家户户升起炊烟,熬起草药。用药一周,药到病除。

也就是这时,大家才知道,在闻月医馆里,那个日日与她同进同出,为村民东奔西跑,甚至自己都染了病的年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辰南王世子谢翊。

村民原来只是从茶馆评话里听过谢翊大名,如今见得他本尊,不仅为人倜傥洒脱,甚还不辞辛苦、为民请命,把百姓当做自家人。

村民们当初被官府抛弃,早已心寒。可谢翊却反其道而行,亲自入村,实在叫人钦佩。一时间,他在村中威望更甚,甚至有村民在村头为他立起了功德碑。

而他功德碑的一旁,还立着一座同等大小的功德碑,上面赫然写着——

闻大夫其人,以身犯险,救千余村民于水火。

其懿行善举,足令世代敬仰,故录其芳名,立碑记之者也。

半月后,瘟疫解除。

谢翊与闻月在村民的热情送别下,再踏上回京路程。

两人走后一月有余,有村民意外获得了闻月手书的第一稿药方,惊觉上头字迹竟与先前流传的命相一书,如出一辙!

中原距离上京不过百余里,命相女之说,早已在中原传开。

也因此,见证过闻月治病救人的村民们,对那首歌谣更是深信不疑。

霎时间,那首歌谣伴随着民众的口述,再次在村中传唱开来——

“命相女,知天事。

得其者,得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到这里,闻月对谢翊的感情其实就是有变化的。

如果我说闻月前世没爱过谢翊,大家可能不信吧~哈哈哈但是反正谢翊是个可怜人,下章继续

第35章 娶妻

中原至上京的一路, 皆是十分顺利。

不到五日, 一行人已抵达上京。

进京畿之后, 谢翊便遣散了队伍。战事结束后, 罗宏、伍林等人原应于两月前回京与家人团聚, 却不想谢翊意外被刺坠崖,折腾两月之后, 一行人才终于回到上京。

男儿守卫四方,鲜少归家。

如今已至家门口, 谢翊便给了他们机会早些与家人团聚。

原本浩浩荡荡的十四人队伍, 顿时只剩谢翊与闻月二人。

谢翊与闻月立在京畿卡口处, 目送所有人离开。

伍林回头瞧了两人一眼,又去而复返。他走到闻月跟前, 挠了挠后脑勺:“闻月姐,我答应请你吃我家附近的枣泥酥的, 现在殿下给假了, 要不现在就去?”

闻月比伍林大一岁,伍林家母早亡,父亲粗心将他放养,十二岁便从了军。回京一路上, 闻月对他悉心照顾, 如同对待自己亲弟似的,伍林也早将她当做亲姐。

无视姐弟亲厚的情景,罗宏提着伍林的耳根子,将他往回拉, “伍林,闭嘴,要吃你回家自己吃去!”

伍林疼得呀呀直叫:“那闻月姐怎么办?”

罗宏瞪他:“殿下会管的,休得多嘴。”

“那万一闻月姐受欺负呢?”

“你觉得她在殿下跟前会受欺负吗?”罗宏黑了脸:“她欺负殿下才对。”

伍林嘿嘿直笑,“也对哦。”

不久后,众人离场。

前头驶来一辆马车,车梁周身鎏金,是皇亲贵胄方能有的形容。

谢翊走上前,护送闻月上了马车,随后坐进去与她同乘。

片刻后,马车稳稳地停在了辰南王府的门口。

闻月下马车,停在辰南王府门前的台阶上,缓缓抬头。

彼时,晌午的日光正耀目,辰南王府的牌匾正对日头,照得她眼前漆黑。许久回神之后,她才看清了上头那鎏金的四个大字,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似是所有前世记忆都涌上了脑里,闻月真没想到,自己百般算计之后,竟然还是在无奈之下,回到了这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