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在冷宫种田+番外(173)

作者:昆山玉 阅读记录

吴桂花先带李英娥去西掖廷的犄角旮旯找到几颗苍耳子叫她收起来,又找到几颗锯齿状的长细草叶,她们土话叫蚯蚓根的那种,叫李英娥认准,交代她每天拿苍耳子的茸毛在脸上滚,再用那草叶根部拧出来的黑色汁水擦脸。最后,她回景华宫把自己前两天才摘的染饭花全部加清水煮成黄汤,又跑了一趟西掖廷。

她交代李英娥,黑汁水擦完后,再用黄汁水每晚敷脸一刻钟,最多一个月,保准她们教习不会再来打她主意。

但是她要做得隐蔽,若是被教习发现她故意毁脸,极有可能她会激怒教习,被扔到宫外过得更悲惨。

李英娥自然不敢不听,又忍不住好奇,问道:“姐,你怎么知道这个?难不成你的脸……”她说到一半,自己也觉得不像,吴桂花的脸可不是那种染过色的,她脸上的病气一看就是由内而外透出来的。

吴桂花却失去了显摆的兴趣,只恹恹道:“人活得长了,自然什么都知道点。”

可不是活得长了?这个方子,是那年鬼子打进来前,她那短命的娘教给村里姑娘们做的,用苍耳子滚脸,是因为苍耳子的绒毛细小,钻到毛孔里不易被发现,会引起皮肤的红肿发痒,让皮肤变糙,再拿蚯蚓根擦一擦,红肿就褪不去了,最后用染饭花煮的黄水浸脸,简直是天然的黄疸病人,哪怕再是禽兽,看见这样的女人,也不敢下手。

黄疸可是有可能会传染的。

那段又麻又痒又怕又恨的年月,她一辈子都忘不掉。

这都是艰难岁月逼出来的办法,吴桂花无意多说,交代完后,就要告别离开。

却见李英娥噗嗵向她跪下,眼里噙着泪:“姐,若是我有逃出这一难的一日,以后你就是我亲姐姐!”

或许是叫今天的事勾起了吴桂花沉封多年的过往,回到重华宫后,她破天荒地没有忙东忙西,而是想着这些天应卓,叶先,甚至是春蚕和李英娥跟她说的那些话,忍不住想,皇帝不干活了,天下可还稳当?

寻思半天,她也没想出个一二三,眼看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不禁一拍脑袋:发什么愣呢,晚饭都忘了做,我在这愁得吃不下饭又能咋地?天塌下来,只要没砸到脚面上,日子不也要照样过?

一夜饱眠,第二天就是端午节,吴桂花起床的头一件事就是去找艾叶扎成几束在门里门外搁上辟邪,做完这事之后,吴桂花就开始包粽子。

今年虎妹托应卓捎话进来,说想她做的大白粽子,要她给包几个出去吃。

吴桂花一边嘀咕这丫头啥毛病,那么多好饭好菜都不吃,去吃个没滋没味的大白粽子,会不会吃东西,一边准备了蜜枣红豆沙绿豆沙,还有咸蛋黄和烧肉,准备做甜咸两种,当然,大白粽子也给那丫头多包两个送出去。这丫头眼睛实,要是不给她,她能盯着你记好几个月,天天念叨,可不敢叫她惦记上了。

叶先隔着墙头问她要不要帮忙,吴桂花想想拒了:本来宫里逢年过节,当奴婢们的还要加班就够不人道的了,她就放人松快一回,能做的自己做就行了。

甜馅好做,吴桂花先包的甜馅,一个粽子里放颗蜜枣,再一个粽子里放昨天熬好的红豆沙,包完的时候,看看用酱油拌过的糯米也泡得差不多,便开始包咸粽子。

没有蛋黄的咸粽是没有灵魂的。

吴桂花掐着时间,早几天就开始腌咸蛋黄。今天早上起来用手戳戳,果然那蛋黄凝而不散,滑溜溜的跟果冻似的,看上去好看极了。

吴桂花满意地夹起蛋黄——对,没错,蛋黄。

她不是用现成的咸蛋剥的蛋黄,以吴桂花这样节省的性子,怎么舍得好好的咸蛋舍去蛋清只用蛋黄呢?何况腌蛋的周期长,为个端午节,她个把月前就开始准备,不嫌累得慌?

她好些天前从陈项那拉来一筐鸭蛋,剥了壳把蛋清和蛋黄分离,蛋清她打发做奶油,做酥肉都不耽搁用,蛋黄放在铺了细盐的盘子上,敞在上边的再洒一层细盐,喷上一层白酒盖住,用纱布罩起来放在橱柜里腌两天,除了中间防备老鼠偷吃,两天后就能得到咸淡适宜,煮起来沙绵咸香的咸蛋黄了。

现代人就是聪明,要搁在以前,吴桂花做咸蛋粽子只能用笨办法先腌蛋,但她那小孙女在手机上点一点,法子就出来了,比不得比不得。要不是她老太太老眼昏花,也想学学那上网冲浪呢。

吴桂花想着想着,还有点不平气。包完一个粽子两个黄,还加一块大酱肉的超豪华咸粽,索性把包好的蜜枣粽,红豆沙粽和绿豆沙粽各拿一个出来用长绳结成一串,最后加个最大的大白粽挂在中间,跟小胖墩前天穿在脚上的五毒红鞋子似的,错落有致,玲珑好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