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暴君的掌心鱼宠[穿书](97)

作者:雪山肥狐 阅读记录

仇氏得知这个消息,一瞬间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三皇子暗藏着愉悦的声音朗朗道:“这浣花听说曾做过仇嫔的贴身宫人,幸好她死前留下了一封遗书,道出了杀害她的凶手。”

仇嫔觉得很不妙,皇帝已拉下脸道:“都呈上来。”

接下去便是审问的时间,三皇子的侍卫证实浣花是他杀,死前留下了遗书,而遗书所指并非别人,就是她的主子仇嫔,浣花自己也在遗书中提及,原是仇嫔命她放的火,定是仇嫔恐她泄秘,就对她起了杀心。

一般他杀还能留下遗书,恐怕不会简单,李鱼直觉不大对,可是浣花遗书中提到的仇氏所为,却是真的。

皇帝马上命人按遗书所言,去雅心台搜找,依次发现了柏树枝、帕子等对仇氏不利的物证,还找到了曾见过仇氏出现在雅心台的人证。

不论浣花真正死因如何,仇氏命人纵火烧宫是真,烧伤自己欺君亦是真,甚至可能还背负了人命,几条罪名下来,皇帝哪怕对仇氏起过一点点怜惜,也随之消失殆尽。

他之前以为仇氏骄纵,没能把二皇子教好,主要还是因他吐露了立太子的口风,令仇氏和二皇子雄心勃勃,可没想到仇氏本身就是个蛇蝎心肠……

仇氏跪倒在地,面对凿凿证据,连一句辩解之言都来不及诉说,皇帝当着众妃嫔的面,贬仇氏为庶人,打入冷宫,并派罗瑞生立即去安侯府里,对安侯当面训斥。

仇氏和安侯是翻不出什么浪来了。

穆天明得意地瞥穆天晓一眼,他就是要这对母子永不翻身,他的大位才能稳定。

三皇子炫耀,六皇子报以顺从的浅笑。

景王并不耐听仇氏哭嚎,向皇帝道了别,皇帝对小鲤鱼还有几分兴趣,但眼下显然不是研究祥瑞的时候,皇帝令景王改日入宫再议。

景王离开时,六皇子双眼注视着景王,若有所思。景王也觉察到了六皇子的目光,亦发觉六皇子有只手垂着,一直缩在衣袖里,未拿出来过。

景王不动声色挑了下眉。

穆天晓一笑,一双手皆从袖中露出,就势抬起向景王拱了拱,温声道:“五皇兄走好。”

景王见他双手皆是无瑕,亦朝他客套地点了下头。

李鱼待在水晶瓶里,随景王行了一段,景王带他出入皇宫几次,他大致还是能认得路,亦能瞧出,自出宫门,他们并未往王府的方向走。

景王坚毅的侧脸有如刀刻,身后跟随着数十名沉默的黑衣侍卫,一旁王喜耷拉着嘴角,神情肃穆。

这是要去做什么呀?小鲤鱼困惑不解。

回想了下原书里,仇氏被打脸这段剧情,主要是三皇子一脉与二皇子一脉的对决,景王并未在场,原书里的这场火只损毁了一间宫室,火势不大,浣花也没死,仇氏最后被降位,未被罚入冷宫,尚能苟延残喘一阵。可而今事实却成了,景王不仅在场,还将消息传递给了三皇子,借三皇子之手除了仇氏这个祸害,仇氏下场比书里惨得多……

这场争斗明面上看是三皇子和六皇子胜,实际却是景王赢了。

李鱼心里打了个突,忽而想起浣花之死,浣花并非自尽,那杀了她的会是谁?

小鲤鱼偷瞄着景王,为何景王身上又有了肃杀之气,难道浣花是景王暗中杀的?

很快,他便自行找到了答案。

夜已深,景王带着水晶瓶七拐八绕,在一间宅子前停下,摆了下手。

他身后,黑衣侍卫都尽数隐入夜色之中,景王自己也找了个隐蔽之处,静静遥望着这间宅子。

宅子里闹哄哄的,不时传来责骂声和训斥声,似有人在不断争吵,不一会儿,一个人由随从簇拥着,气冲冲地从里边走出来。

这人李鱼认得,正是内侍总管罗瑞生。

罗公公满脸怒意藏都藏不住,身边的内侍跟班忙不迭劝道:“连公公这样的御前红人奉旨前来,他都敢顶嘴,安侯真是没脑子,看样子是再也扶不起了。”

罗瑞生是挺气,跟班这样直白地说出来,罗公公又觉得不大妥:“也不必如此挤兑安侯,到底是个皇子。”

左右跟班倒是不在意:“嗐,公公您见过多少世面,落魄的凤凰又如何,失了圣心还不如一只鸡呢。”

确是如此,罗瑞生轻蔑地冷笑几声,不再多言。

李鱼从他们的对话中反应过来,这是安侯所住的院子,方才皇帝令罗总管过来训斥,所以罗总管才会出现在此地。

罗公公一帮人很快便走远了,景王待人走之后,令黑衣侍卫将宅子团团围住,再将水晶瓶把手上的链子紧紧缠了几圈,手牢牢握住,提气一跃,跃上了屋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