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病弱上门女婿(195)

作者:零七二二 阅读记录

苏简在店里的柜台,接待需要购买的顾客,其他人则分别到附近路口发传单。

今天是星期天休息日,来逛街的人格外的多。

省城卖的东西已经很丰富,除了本地的产品外,还有很多外来的稀奇产品。

像江楷他们这样的从小地方拿到省城来卖的,还是头一家。

尤其除了几款罐头外,还有很多是最生态纯粹的腊味制品,只不过是精选出来的精品,包装也上档次。

这种做法更让省城人民觉得稀奇,不少人路过都要来看个究竟。

很多乡下的东西很好吃,大家都是知道的,很多时候也只有乡下有亲戚的人家,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吃上,偶尔也有乡下人挑着担子来城里卖。

但是那样的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两次,而且也不好存放,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容易坏。

现在这个店卖的,解决了存放的问题,以及平时想吃也吃不到的问题,大家就很感兴趣,都要看看味道怎么样,是否跟他们逢年过节时吃到的一样。

尤其很多省城人家近三代也是乡下人,最是怀念乡下的味道,更是期待能经常吃到家乡的味道。

此时江楷他们的新店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让他们看到了能随时吃到乡下原汁原味的美食的希望。

很多人家家里都是老年人做饭,而老年人又是那些乡愁味最重的群体,虽然新店开业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但是江楷他们发现真正花钱购买的主力,还是那些中老年人。

其次是一些很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这些人平时也会自己下厨,看穿着和气质看得出来,这些人群会把简单的食材做出各种花样的精细菜式。

活动价几乎是成本价,中午开业,持续两个多小时,他们带来的产品就快卖完了。

这个效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而下午还会有一次人流量高峰,销量只会比中午多。

江楷只好把店交给苏简带着大家看守,自己骑车回去继续运货。

摩托车运力有限,把货品装箱,用绳索捆在车上,一次最多也只能运三箱。两个多小时一趟,江楷一刻不停,连续跑了三趟,才勉强能够满足全天所需。

开业效果非常好,不过通过开业,也观察到一些与他们前期调研不一样的现象,让他们不得不将开店计划做出调整。

因为消费群体主要是家里做饭的人,江楷决定步行街开店的计划暂时缓一缓,下一步的开店重心是各个居住人口多的社区。

也因为开店的效果超出预期,他们决定尽快多开几家新店。

开业当天晚上,他们就将省城划了片区,每个片区标出各个社区的位置。

第二天由苏简看着新店,江楷则骑车去考察各片区的社区,详细绘制出社区之间的路线,客流线路,人口数量等等,最后选定每个片区分别在哪里开店,开几家店合适。

每个片区和街道还要列出开店的优先级,毕竟他们现在资金和人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开很多店,得一个一个来。

最后拟定在整个省城需要开的店有十几家,按照片区和街道优先级,还得去找店面。

现在门面还没有贵得离谱,江楷的策略是能买则买,不能买就租。

因为要在省城铺开这么大的市场,其他事情也得跟着重新计划。

省城得招新店员,同时也不可能每天再往返于大井城和省城两地,得长期驻扎在这里。

为此,江楷和苏简都要留在省城,苏简负责看新店,江楷则负责开新店。

两人都在省城,大井城的旗舰店便没人了,而且那边也需要一个负责统筹所有事情的负责人。

思来想去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们的朋友里面,只有宋丽丽是有空闲的,但是她没有能力负责统筹大井城的所有事宜,最多只能当个店员。

江楷决定在省城开第二家店之前,再回去一趟,即便现招一个人,也要把大井城的事情安顿好,解决了后顾之忧他才能继续开拓市场。

他骑上摩托赶回去,刚一到家,没想到杨兰正在家门口等着。

见到他回来,杨兰欣喜道:“小楷你可算回来了,还以为今天不回来了呢,你一个人回来?苏简呢?”

江楷把车停下,问道:“杨姐,你找我们有事?苏简得留在省城看店。”

“有点事,”杨兰道,“想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

“好,进家里说吧。”

刚进到家里还没坐下,杨兰便问道:“省城里新开的店,生意还好吧?”

第89章 谢谢你

“省城的生意还可以。”江楷给饮水机开电烧水, 心想杨兰来找他肯定跟她的糖厂有关,“最近我太忙了,没问你, 最近你这边怎么样?糖卖的还好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