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世家之嫡长女+番外(142)

作者:白鹭夜麒麟 阅读记录

兵部尚书董书立走出一步,躬身道:“皇上,折子上说的兵分三路,自甘阳道、立水道和覃井道合围,臣觉得有待推敲。甘阳道是古道,如今被杂草所没,已然不可行军。立水道常年无人看管,滋生了一些匪众,只怕光是围剿也需要些时日。”

方志盛转头去看这位年不过四十就稳稳坐在尚书之位的董大人,有些不明白他自己暴露兵部弱点做什么。不由得疑惑道:“古道淹没也罢了,为何北境有匪众猖獗,兵部却不派兵围剿?况且,是多少匪众,能影响近万人的行军路?”

董书立躬身道:“北境地形复杂,多是大山沟壑。北境兵马不过六万,大多用于守城,所以并未围剿匪众。”

皇帝皱眉,打断他们道:“折子上的另一计,如何?”

董书立道:“另一计说,要从燕州出兵,与卫建大将军的北境主力军前后夹击幽州。臣认为,可行。”

说到战略,这些三省的文人,便没有了主意,只能干听着。

皇帝点着头,对闻达道:“去查一查,这折子到底是谁送上来的。”他低头想了片刻,之后道:“今日散了。”只有确定这送折子的不是敌国的人,折子里的计策,才敢用。

常木山高声叫唱,众人散朝。

皇帝缓步往后宫走,看着快要升到正中的太阳,忽然开口问:“元家如何了?”

他这么随意开口,常木山却是知道,他在与自己说话,忙上前一步,道:“元家自去岁回京,便住进了昌宜伯府世子夫人给买的宅子里。元齐与其夫人大部分时候在宅子里待着,不怎么出门。偶尔出门,也是去拜会老友。”

皇帝微微转头,问:“都有谁?”

常木山道:“有前上林苑监正李大人、前国子监学正季夫子、翰林院的庶吉士魏大人、编修蒋大人。”他顿了顿,又道:“元齐的外孙谢明晟拜了前龙武卫副将武藤为师,学习拳脚。”

皇帝一一听来,元齐所接触的人,要么是致仕在家,要么是微不足道的七品八品小官,便微微点头道:“他的那些门人故旧,便没有与他来往吗?”

常木山道:“年节的时候,倒是有几位去他宅子里赴宴。但是之后也不见再来往了。”

皇帝继续往前走,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今日那折子,他总觉得是出自元齐。虽然十年过去了,可元齐那条理分明的语气,还是让他记得清楚。“去取元齐曾经的折子来。”但凡是入宫的折子,都会保留封存起来。

常木山道:“奴才这就去。”说着,躬身一礼,快步去了。

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往后宫而去。

三日后,又有战报回京,北境再丢一城,雪城丢了。算上幽州的四个城池,这已经是短短半个月,丢失的第五座城池。

朝堂上,皇帝脸色十分不好,众臣你言我语,众说纷纭。一直到了入夜散朝的时候,依旧没有讨论出个办法。

再过四日,边关告急,北境又丢一城,翼城城门被攻破,守城将军战死,大将军卫建重伤。这是丢掉的第六城。

当日,皇帝急召前护国公元齐入宫,朝中众人愕然。他们虽然早就想到了元齐,可并没有人敢于在皇帝面前提起这个昔日的战神。没想到,皇帝自己忍不住了。

皇帝在寝宫里单独召见了元齐,没有人知道这二人说了什么。只是,这一次接见之后,皇帝便像是上瘾了,总是召见元齐,有时候一日能见三回。众人纷纷猜测,元家要被起复了。

众人的猜测没有几日变成了现实。这一日,朝中大会,皇帝当众人册封元齐为征北大将军,领五万人,次日启程,征战北境。有些聪明的已然明白,只怕那匿名的折子就是元齐所写,皇帝早就知道了,只是一直在斟酌罢了。

凌霄园里,元氏正与姨娘和小姐们说话,周嬷嬷面带喜色进来,禀告此事。

元氏明媚一笑,道:“这是好事。备厚礼,送去元宅。”

她这样举重若轻,惹得众人看她目光便更是不一般。这样天大的好消息,元氏却是如此平淡,只有一个解释,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那么元家的起复,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众人一片恭贺声中,元氏一句“赏”便显得十分喜庆。

众人走后,谢千羽嘴角带了笑意,道:“我这几日一直在研究北境的事情,虽然看出了此中外祖父可有机会,却没想到,居然被封了征北大将军。”

元氏道:“这虽然是喜事,却不可太过张扬。”皇帝忌惮元家,却不得不用元家。如果元家人由此变得嚣张起来,只怕离覆灭不远了。

谢千羽道:“女儿省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