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大佬+番外(274)

虽说已经习惯这位皇帝有一处是一出的性格,但《宣武大典》到底是什么东西,皇帝为什么忽然想起来修撰此书,别的不提,他甚至没跟几位太师太傅通通气。

人选都订好了,直接在朝堂上宣布旨意,完全没给他们反对的机会。

李公公的声音落下,垂手拱立在帝座旁边,甚至不敢去看底下那些个大人的脸色。

旨意颁完,朝堂之上寂静无声,惊讶、复杂、愤怒、忧思交替的出现在这些大人们的脸上,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太子殿下脸色更加铁青。

他并不反对修著什么大典,左右这都是对大周有利的事情,但为何四皇子会是主持,父皇让四皇子出面,又把他这个太子爷放到了哪里。

与他脸色一般难看的还有张太师等人,不提他们的政治立场,这一次皇帝要修著事关大周的宣武大典,在此之前甚至并未与他们通气,其中代表的意味让这几位大人心惊胆战。

皇帝扫了一眼下头众人,开口问道:“怎么,你们这是觉得《宣武大典》有不妥?”

下头的官员们不敢说话,皇帝却直接点名:“张太师,你来说。”

张太师作为文臣魁首,又是皇帝的老师,向来都有几分颜面在,这会儿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陛下,修撰《宣武大典》的本意自然是好的,只是事出突然,本官担心虎头蛇尾,到时候浪费了人力物力,却无甚成果。”

皇帝一听,点头赞同:“张太师说的不错,既然如此,你就负责监督此事。”

张太师脸色一僵,他可不是这个意思啊!

皇帝却接着说道:“先帝临死之前,还曾提起过未能修著大典的憾事,朕身为人子,身为国军,于情于理也该完成他的遗愿才是。”

“既然张太师都觉得大典是好的,那就请诸位卿家同心协力,共著大典,以传千秋。”

“微臣遵旨。”张太师只能答应下来,其实作为文人,他心中何尝没有修撰名著流传千秋百世的心思呢,不过是有其他考虑罢了。

皇帝的目光又放到四皇子身上,交代道:“珩儿,此事事关重大,或许要多年才能有所得,你身为皇子定要以身作则,为朕,为大周好好修书。”

四皇子脸上带笑,连声说道:“儿臣谨遵圣旨,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皇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宣布无事退朝。

离开了宫殿,朝廷文武百官的脸色越发精彩,武将们对修书的关注不大,文臣们却不同了,一个个还未走出宫门就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四皇子走到太子身边,笑着说道:“大哥,弟弟我才疏学浅,说不得就要借用张太师、楚太傅等人修书,到时候还请大哥行一个方便。”

太子眯了眯眼睛,冷笑道:“张太师楚太傅都是朝廷命官,又不是我的内侍,四弟要征用只管问父皇便可,何必来问我。”

四皇子却笑盈盈的说道:“父皇已经答应了,只是弟弟想着这两位大人时长出入东宫,想必事务繁忙,总得跟大哥说一声的。”

太子的脸色冰冷,俯视的眤了他一眼,嗤笑道:“秦珩,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你就不怕自己吃不下撑死了!”

四皇子却丝毫不惧,拍着肚子说道:“好巧不巧,弟弟我别的没有,肚子倒是挺大。”

太子盯着他的眼神恨不得冲上去将他撕碎,好歹他还有理智,知道皇帝已经对自己多有不满,这会儿闹起来自己绝没有好处,最后竟是忍下这口气转身走了。

赢了一场,四皇子颇有几分得意洋洋,暗道苏凤章不愿意与徐家亲近又如何,最后得力的还不是他。

别看主持修著大典的事情繁杂凌乱,看起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皇帝可下令他能够征召天下文人,也就是说作为《宣武大典》的主持,他完全可以招揽天下名士。

在此之前,即使有徐家在,但真正投靠在四皇子门下的人并不算多。

毕竟在众人的眼中,太子是元后所出的嫡长子,五岁就被封为太子,这些年来虽说并不出彩,但也勤勤恳恳并无差错,实为正统。

四皇子却不同,他的母亲徐贵妃出生一般,徐家在青州都算不得大族,只是徐贵妃受宠之后才日益发达,其实根基粗浅。

宠妃幼子,这般的出生就注定四皇子在这一场权利角逐中占据劣势,更别提张太师等人一直以来都旗帜鲜明的站在太子那一边了。

四皇子能够依仗的,也不过是皇帝对徐贵妃的偏爱和对他的疼爱,只是这几年徐贵妃色衰爱弛,虽说并未失宠,但皇帝对她也远不如当年了。

偏偏新上位的宠妃玉妃是方家女,虽然也出生青州,但对徐贵妃只是平平,反倒是与无子无女的继后亲密异常,这实在是让四皇子心中焦虑。

人生若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