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0之留学生(134)

作者:小鱼叉 阅读记录

记者们瞬间发出阵阵议论声,迫不及待的记者争先恐后地向两人提问,话筒都快塞到林易和辛普森的牙齿上了。

“独立供电的意思是,脱离现有的电网,就一套太阳能发电系统单独供电吗?”

“是的。其实只要大气能见度够高,不持续降雨,一般的家庭生活供电,现有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

“天呐!”惊呼声此起彼伏。

“辛普森教授,作为辛普森实验室的负责人,您能谈谈您对这项新能源技术的看法吗?”

辛普森等这个时刻已经很久了,他的脑子飞快转动,调出昨天和林易一起讨论定下来的回答稿,微笑着回答了这个问题。

“毋庸置疑,这是一项伟大的技术,不仅是它在能源行业的技术价值,林曾和我提过这项技术在帮助落后地区人民提高生活水平上的巨大意义。”

“阳光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而我们并没有好好利用它。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不仅可以单独供电,还能与现有电网并网。大家都知道我们用电是要给钱的,电费的价格还不低,每个美国人从出生起就成了美国电力公司们的忠实客户,他们是卖方,我们是买房,位置永远不变。”

“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出现将改变买卖双方的位置,你们能想象我们将电卖给电力公司而非电力公司将电卖给我们的场景吗?”辛普森显然很懂如何调动美国记者的情绪。

比起国际形势,显然普通民众的利益更能引起他们的重视。照相机的快门快被他们按烂了,钢笔与纸张摩擦发出的声音大可以传入在场所有人的耳朵。

“而实现这个买卖双方改变的钥匙只是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一块放在你们家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林研究员负责的新能源中心测算过,规模化生产后,一块美国普通人家屋顶大小的太阳能板,只需要普通美国人民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而这一个月的工资,将给他们带来往后每个月的可观收入。”

“所以我们相信,当这项技术被全面铺开,我们统计的平均美国民众年收入应该还能往上走一点。”

“刺啦……”钢笔尖划破纸张的声音。

“辛普森先生……”

“林研究员……”

这些个站在美国新闻界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完全抛弃了他们的矜持,争先恐后地向前挤去,而这一切,都被记录在后头几个记者背着的摄像机里。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一切关于美国的观点,仅属于文中人物自身:)

还有,发现我的评论区里全是高智商大佬,与有荣焉~咱来个阅读理解题,答对大红包,仅限于答出问题的前十人。

问:林易为何拒绝了与白宫工作人员一起坐到讲话台左后侧蓝色桌子上的建议?

第六十八章

驻华盛顿大使馆

现在是吃午饭时间, 红通通的红烧肉晶莹剔透,肥瘦相间的肉块在冒着泡的红汤里沉沉浮浮, 让众人口中的透明液体迅速分泌。

一日三餐时间是驻美使馆工作人员最幸福的时候, 与外面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不同, 大使馆食堂里的厨师都是从国内jīng挑细选出来的,每口吃下去都是地道的华国味。

两菜一汤用搪瓷铁碗装好,放到桌子上。

“崔大姐,昨天你记的那本笔记借我用一下呗?”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人笑呵呵地凑到崔大姐身前, 讨好地说道。

崔大姐将红烧肉的汤汁倒到饭里,随后用筷子搅了搅。

“笔记?什么笔记?”

“就是昨天庄教授说的那些,我那时候不是不在嘛。”

崔大姐停下的手头的动作, 抬起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叫小刘的年轻人, “哎呦,小刘啊, 我记得你家孩子才上小学吧?”庄教授昨儿个讲的可不适合小学生。

“行了, 借给他吧, 人家张部长的小孩也快要高考了。”同桌的同事直接说出了小刘的真实目的。

说曹操曹操到,张部长匆匆从门口走进来, “看什么脱口秀, 转到新闻频道,总理就在我们楼上用餐, 要体现我们驻外人员的职业素养!”

崔大姐翻了个白眼,她一个登记办理的哪来那么高要求。

小刘早在张部长踏进房门的一刹那就一溜烟跑到领导旁,且在命令下达的那一刻迅速果断地执行起来。

纽约台的时事评论员正好在评论早上的总统发布会。

“这次以白宫的名义向世界落后地区……”

“小刘啊, 把声音调高点。”崔大姐用两只视力5.3的眼睛保证,她刚刚在评论员切过去的总统发布会现场影像中看到了那个林研究员!

小刘只当没听见。

崔大姐恨得牙痒痒,借他笔记?做梦去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