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0之留学生(68)

作者:小鱼叉 阅读记录

“对,也是我们评估部门的失误,只问对方要了当时的价格,却没想到……”乔治苦笑,谁能想要一种非稀缺原材料产品的价格波动会这么大。

“主要是政策原因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美国人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州政府对YBCO这种耗能污染严重的企业有产能限制,产能限制加上技术不成熟,产品合格率不稳定,就造成了价格忽高忽低。

“那换个地方建厂呢?”林易摸着自己的下巴开口道。

“换个地方建厂?这也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

“不对,您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建厂?”乔治一连懵,他们安特吉是能源公司,电缆厂吧是自产自销,本来就有,倒不奇怪。

但化工厂……

乔治觉得,等到董事会那群老古董讨论出结果,大概huáng花菜已经凉了。

“乔治先生,您误会了,你是‘我们’而是‘我’。”林易指了指自己。

电缆厂项目和安特吉合作,是看重安特吉电缆厂的基础,这化工厂就不同了,安特吉又没有化工厂,他为什么要给他们分一杯羹。

“政策不允许,技术水平也不成熟,那些化工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吧,有没有厂家想要出手的,乔治先生能不能帮忙打听下?”

第三十五章 庄城回国

乔治心急火燎地来, 晕乎乎地回去。原本是向林易来讨对策的, 现在怎么成了帮他去问工厂?

出了新能源中心, 他的脑袋被冷风一chuī,变得稍微清醒了些,如果林易真的能把YBCO带材的成本降下来, 对安特吉来说就是好事。

毕竟辛普森实验室有安特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 林易身为辛普森实验室的员工, 总不会伤害自己的利益。

这也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双赢了。

“吉姆先生, 是的,是我,乔治。没错,我知道您的难处, 当然, 我们是朋友不是吗?我想请您出来聊聊,聊YBCO的未来, 好的好的,那明天见。”

美国拥有YBCO生产技术的化工厂不多, 乔治的执行力很qiáng,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差不多摸清楚情况,并与这些厂家进行初步jiāo涉了,林易真的觉得他是一个被技术工作耽误的商业人才。

“不好谈……”乔治苦笑道, “YBCO属于化学jīng加工产品, 拥有这项技术的化工厂不多, 我和他们都进行了初步jiāo涉, YBCO材料这条生产线确实不赚钱,但对化工厂来说,这是扩大业务种类,甚至以后进行转型的机遇点。”

“特别是超导电缆的消息传出来后,他们就认准YBCO可以翻身,怎么说都不肯卖。”

“不卖?我记得YBCO制备技术并没有申请专利吧。”

二代钇系高温超导带材发现不久,当时的发明人直接将YBCO的制备技术作为论文内容发表,并没有申请专利。

乔治愣了愣,“好像……是的。”

“所以我想要的其实就是那条生产线。”林易站起身来,给乔治冲了一杯咖啡。

就算没申请专利,要从学术论文种获得生产方法也绝不简单,这要求工厂拥有较高的科研技术水平,这也是美国那么多化工厂,就这么几家能够生产YBCO的原因。

但是眼前坐的人是林易,超导电缆的发明者,乔治丝毫不怀疑他的科研技术水平。

“如果只是生产线的话,那事情就好办多了,您不方便出面的话,我可以代劳。”

“可是……”林易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没有钱。”

一条先进的化工生产线要多少钱?林易一个“工薪阶层”哪来的钱。

乔治睁大了眼睛,他想过无数个可能,却怎么也想不到林易的回答会是这个,没钱?

没钱!

没钱你买什么生产线?真当那些吸血鬼能为了能源事业的发展牺牲奉献啊,别做梦了,美国商人利益为先,如果美国当局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甚至能把总统拉下马。

没见到美金,别说生产线了,就连一个螺丝钉都不会施舍给你的。

“林先生……您真会拿我开玩笑。”乔治虽然面上还带笑,但心里已经不满起来。

整整一个月,他东奔西走和人说好话,到头来只是个不切实际的玩笑,如果不是他涵养好且对林易还抱着那么份尊重的话,他会直接掀桌子走人。

“乔治,我的朋友,别误会,我没有拿你开玩笑的意思。正如你所说,他们不想卖生产线无疑是两个原因,一、YBCO的生产技术稀缺,虽然前期不赚钱,但他们还是把它当作未来业务的一个增长点;二、超导电缆。”

“但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技术已经落后,甚至需要被淘汰了,且生产超导电缆的厂家绝对不会和他们合作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