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0之留学生(92)

作者:小鱼叉 阅读记录

庄城的脸一下子变得涨红。

还有去参加仪式的路上,罗根本想做副驾驶座的,他认为自己和林易一个实验室的,自然他和林易坐前面,庄城和他的助手杰西卡坐后面。

然而林易却把他“请”到了后座上。

看着庄城尴尬地坐上副驾驶的模样,杰西卡和罗根慢慢也回过神来了。

但是他们心中的猜测太过惊人,让他们不敢置信。

第一根超导电缆并网,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纽约市市长、美国能源部部长,及其他相关官员,美国知名媒体等纷纷到场。

能源部部长和纽约市市长先后讲话。

“今天,是一个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在半个小时以后,第一根规模化生产出来的超导电缆即将并入美国电网,这意味着电流有了自己的高速公路!美国的电力运输进入了新的时代!”

“纽约非常荣幸成为电网超导化的起点,1880年,3000多个纽约人走上街头,见证电力给人类带来的奇迹,而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将在这里见证美国电力发展的新起点。我们将和那3000多位见证了电灯诞生的纽约人民一样被载入史册。”

久久不息的掌声,纽约电视台现场直播,无数镁光灯闪起,林易、庄城、罗根以及美国电力与安特吉的领导者相继走上高台。

“我们的面前就是当年1880年电灯亮起的地方,超导电缆已经被接入电网,只要按下台上那个开关,第一条超导电缆就将正式开始工作。纽约电视台记者米莎现场报导。”

“林研究员、庄教授,您们是将超导电缆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我想你们是最有资格按下开关按钮的人。”纽约市市长道奇亲手将按钮递到了两人眼前。

“哦,天呐,是两个亚裔!”

“是啊,还是两个华国人。能源大会的时候说到过。”

“但你们并没有报道出来。”

“谁说的,我们报道了,只是不明显,这对美国来说,并不算一件光彩的事。”

“你太狭隘了,巴顿,他们站在这里,就是为美国服务,这是美国的荣光,也该值得我们自豪。”

与能源大会不同,能源大会的学术意味比较浓,即使纽约日报报道,也只会放在科学栏目,并不能引起普通民众的关注。

但是这次,由于美国政府的重视,这件事俨然带上了一丝政治色彩,纽约日报头版头条,纽约电视台直播,所有的摄像机都对准了按在开关上的两个人的手。

林易和庄城的指尖相触,林易的手指隐晦地向庄城的手指靠了靠,庄城的手指轻轻一抖,还没等底下民众如山呼海啸般的“三二一”倒数计时结束,就已经不小心按到了开关上。

整条街的电灯瞬间被点亮,1997年6月7日与1880年除夕那日的场景有那么一瞬间的重合,历史绕了个圈,又回到了原点。

人们会科技的进步欢呼着,记者声嘶力竭地宣布美国电网超导化正式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林易悄悄挪了两步,走到庄城旁边,贴在庄城的耳朵轻声道:“我总觉得他们是在为我们欢呼,你觉得呢?”

作者有话要说:林易:我觉得我的告白挺成功的:)

庄城:我没答应。

林易:你答应了!

庄城:我没答应!

林易:你答应了!

庄城:……

第四十六章 新闻联播

“世界第一条超导电缆并网, 这意味着电力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促成超导电缆诞生, 开创这个新时代的是两位华人科学家。庄城, 华人, 现任斯坦福物理系副教授。林易,华人,现任辛普森实验室研究员,新能源中心负责人。”

“纽约市市长道奇先生和美国能源部部长纳尔逊参与了电网并网仪式并发表讲话, 在三千多名纽约民众的见证下,一百多年年因为爱迪生发明电灯亮起的街道被重新点亮,在纽约民众的欢呼声中, 超导电缆开始了它正式的工作生涯。CCTV为您报道。”

6月8日19:00, 林父照常坐在沙发前收看新闻联播,林父是煤老板, 一个有涵养有文化的煤老板, 比如在同行热衷于娱乐新闻的时候, 他会雷达不动地观看新闻联播。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重,煤矿生意靠的是老天爷赏饭吃, 根本没有一丝技术含量。

这就意味着一旦政策有什么变化, 他们的饭碗不一定端得住,所以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变化, 跟上头打好关系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不过今天的新闻联播一开始,林父刚喝进嘴巴里的茶就一口喷了出来。

“老婆!老婆!快快快,快出来, 咱们家一一上电视了!”不仅上电视了,还上了新闻联播,说出去谁信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