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这些年(145)

作者:手帕望明月 阅读记录

“嗯。”宋阿南接过冰棒,咬了一口。

下牙被冻得一酸,但那冰融化在嘴里,很甜。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尹家兄弟的名字都是生僻字,咳,其实是作者脑容量太小起不出名字,然后就翻了下诗经,里面有一句“如月之恒,如日之昇,如南山之寿,巴拉巴拉……”觉得这句挺有气势,就选了几个字用,为了大家都有日,于是阿南就叫尹暔啦~另外,这里面的恒读作更,在文言中表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为了跟恒州城区别开,就用了它的异体字“恆”。

尹恆(geng四声)

尹昇(sheng一声)

尹暔(nan二声)

就是这样啦,请大家多多包涵作者的小任性,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65章 第六十五桶金

“……城北住的多是大户人家, 他们的后厨每天都要做许多菜,肯定要用油。咱们家的豆油品质好, 价钱还便宜, 比那麻油好了不知道多少, 但他们为什么不来买?”

夜里,豆油坊已经关了门, 庞六郎把他新招的两个业务员叫到自己房里教导。

自从当了这豆油坊的销售总监,工钱拿得又多又稳不说, 还得了自己独立的房间。房间虽然不大,但好歹是自己的一个人的,做些什么事情都方便。庞六郎跑了这么些年买卖,什么地方都住过, 这还是头一回有自己的房间。得亏宋四郎离开相河村的时候自己下了狠心跟着, 否则哪儿来这么好的活。

有了好待遇,庞六郎的冲劲更足,誓要将这豆油推向整个恒州城, 包括城郊的那些村子,一个都不能少!

可他只有一双腿,一张嘴,要跑这么多生意, 自己一个肯定顾不过来。

谈了几间酒楼后,庞六郎便采用了宋菽的建议——招业务员。他这业务员是有要求的, 踏实肯gān是第一,另外最好还能认点字, 有做买卖的经验最好。

最后他找来两个,一个曾在人家铺子里当过伙计,会一点算数,也认得几个字。另一个则是出生寒门的读书人,科举停开没了生计,便应了庞六郎的招工启示,打工糊口。

这两人的没多少买卖经验,但都是谦虚勤奋的,庞六郎为了让他们尽快上手,天天晚上给他们开小灶。

“是因为不知道?”以前当伙计的那人说。

“说得对,所以咱们要一家家去敲门,告诉他们咱们有这么好的豆油,最好是带着样品去,直观。”庞六郎说,又开始给他们介绍起他自己的方法。

那读书人拿着纸笔,边听边记笔记,认真得很。可他的实际业绩却远不如那个曾经当伙计的,庞六郎观察了几天,得出结论,读书人脸皮薄。

要做买卖,脸皮可不能薄,尤其是这种一家家上门推销的。

“……这里这些人家,你明天得一家家跑过,每一家都要跟他们介绍咱们的豆油。态度要随和,跟人拉几句家常人家会更信任你!”庞六郎在一张恒州城的地图上圈出一块,正是城里西南角贫户聚集的地方。

那书生还疑惑为何要去贫户聚集之地,又被庞六郎好一通教育:“你现在这水平去跑富户,还不把我的客人都跑光了?先去西南角练练手,嘴上说溜了再换地儿。”

“那我呢师父?”那当过伙计的又问。

“你去城北,这几家,注意了别走正门,人不会理你的。”庞六郎又说道,开始传授起去富户推销的技巧。

庞六郎一边教着,嘴上虽有点不耐烦,心里却很得意。

他跑了多年买卖,从来都是单打独斗的,也不曾收过什么徒弟跟班。没想到那时在相河村上了几天学堂,便得了宋四郎的青眼,委托他卖纸不说,来到恒州后还让他主管了豆油的买卖。

这俩徒弟的食宿宋家的作坊会承担,但他们的工钱却是要从庞六郎的提成里出的。一开始庞六郎还觉得不划算,可这几日下来,却觉得划算得紧。他的两个徒弟不论谈成什么生意,都是直接算他业绩的,然后他才给他们发工钱。

他每谈成一笔,宋四郎这儿给他六厘提成,若是他自己谈的,便自己拿了。若是徒弟谈的,徒弟拿三他拿三,这不就意味着,他不仅能拿自己谈成的,也能拿徒弟的?

虽说一开始教起来很是繁琐,但等他们出了师,他可就能拿好多钱了。

而且有了徒弟们一起gān,他那拿下整个恒州城食用油市场的梦,也更近了一步!

每每想到这里,庞六郎便浑身是劲,就算给徒弟们开小灶开到深夜,也一点不觉疲乏。

恒州城的两间作坊都继承了原本相河村里早拳的传统。领拳的还是阿南,另有一些从相河村跟来的,也会站在队伍中,带着新来的工人一起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