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这些年(46)

作者:手帕望明月 阅读记录

“不行。”宋菽摇头。

原本剥得兴起的六娘五娘都慢了下来,连七郎都不跟蚕丝玩耍了,不管脸上耷拉着好几缕白丝,抱手盘腿坐在地上,像模像样地替阿兄想办法。

“我做。”像狗熊撸猫一样剥蚕茧的宋阿南蹦出两个字。

“你会?”宋菽不信,要说宋阿南会拆屋子他信,会做木工,这好像不太符合人设。

宋阿南点头,不知道是不是宋菽的错觉,似乎他的左边嘴角比平时稍稍抬高了一毫米,露出一丝得意的样子。

宋阿南果然会。

听宋菽描述了那物什的样子后,他立刻抛下那过分脆弱的蚕茧,抄起砍刀上山里砍竹子了,顺带去彭师傅家买些木料。

宋阿南的木工,实在有些粗旷。

人家用锯子、用刨子,用砂皮,从形状到细节一一打磨。他不,他只用一把刀,从形状到细节统统搞定,像在表演野外求生的真人秀。

做出来后,宋菽仔细瞧了瞧,还做得挺好。

“刮目相看吶。”宋菽拍拍他肩膀。

在宋菽看不见的角度,宋阿南左边的唇角,又抬高了一些。

宋阿南做工具时,蚕茧都剥完了,宋菽又叫他们扩开蚕茧,把它变成小兜。他捡起一个剥好的空茧,套到手上,又拿起第二个套上,四五个后将小手套拿下,做成了第一个小蚕兜。

其他几人也依样画葫芦,这一步不难,大家都做得不错。

因为宋阿南做木工的关系,院子的门没关,有乡邻看见他们在弄蚕茧,好奇地张望着:“宋四郎,你们在gān什么呢?”这人在门外喊。

“做蚕丝被呢!”宋菽回。

蚕丝被?又是一个没听说过的东西。

不过相河村的村民们都淡定了,宋菽回来后弄出的哪样东西是他们见过的?他直接问道:“可以进来看看不?”

宋菽:“进来吧!”

有人从馒头作坊出来,正听见他们喊话,便也问道:“我们可也能看看?”

“来吧来吧。”宋菽飞快往手上套着蚕茧,一边回道。

聚在门口的几人呼啦啦地涌了进来,围着宋菽几人,还你一眼我一语地说起来。

“这蚕丝还能做被子?暖不?”

宋菽:“可暖了,又轻又薄,冬天夏天都能盖。”

“你这也打算拿来卖?”

宋菽:“是啊,夏天过去后,可不就冬天了。”

“我家chūn天时收了很多柳絮,你这蚕丝被能比柳絮好?”

宋菽:“那当然,比鸭绒鹅绒都好呢。”

这话,有人信有人不信。

鸭绒鹅绒那是鸭子和鹅长身上用来过冬的,用来抗寒当然是最保暖的,但这蚕丝就……绸缎做成的东西总给人jīng致易碎质感,要说保暖,怎比得过动物绒毛?

可这是宋四郎讲的啊。

他拿出的东西,每一次他们都看不懂,可每一次又都很需要。就说那豆油,一开始大家伙儿都觉得榨油剩下的豆饼好,能肥地还能喂猪。

可后来,宋菽一天天地教他们各种用油的菜,现在每家每户但凡有些盈余的,谁桌上没几个小炒?

吃惯粮食的他们发现,这裹了油的菜不但味道好,还很管饱。明明吃得和原来一样多,却不那么容易饿了。

果然油是好东西啊。

有了豆油的前车之鉴,一些人并不敢小瞧宋菽手里的新鲜事物。这蚕丝被若真如他说的轻薄又保暖,那肯定是一样好东西,就像如今城里炒得沸沸扬扬的棕绑chuáng。

那些人光站着看也没意思,有些爱动手的,得到宋菽的同意便也一起做了起来。大家一起动手,蚕茧一会儿都被加工成了小蚕兜。

接下来,就要用到宋阿南做的器具了。

那东西像一把拉满的弓,弯曲的部分是用竹片做的,竹片两头分别连着一根笔直的木条左右,木条的中间又有一根垂直的短木条,正好与木头盆子相嵌,连在了一起。

这竹弓有大半个木盆那么大,木盆里装着水,有一部分竹弓隐于水下。

宋菽坐在木条的这边,拿起一个小蚕兜,探身将它从弓张得最满的地方往上套,小蚕兜一点点被扩大,从竹弓上取下时,已经扩成了一个大蚕兜。

因为竹弓只做了三把,不能所有人同时进行,可这活计看起来挺有趣,大家都没做过,便也想试试。三个连着竹弓的木盆像新奇的玩具,每个后面都排着一溜人。

坐下扩兜的,小心翼翼地弄完一个,想趁后面不注意,再弄第二个,却被一连串不满的声音赶走。

托这些人的福,宋菽没花多少力气,一百多个蚕兜就全部扩完了。

扩好的蚕兜需要晾晒,今天天气很好,宋菽和三娘他们一起,用晾衣服的竹竿,将蚕兜一个个展开挂好。家里所有的竹竿倾巢而出,还包括刚才宋阿南砍回来的一些,在院子里挂了个满满当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