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年代文里养娃记(78)

作者:薄荷一颗糖 阅读记录

巧心说,“姜淑贞是我的好朋友。这舞会是她为了过生日,准备了许久的。我怕我那么做了,会把舞会的气氛破坏了。”

木蓝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巧心还是那个样子,顾虑的事太多,总替旁人着想,便容易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有些事,不是你退让了,就能避免的。先挑事的人是对方,又不是你。咱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让旁人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木蓝说,“我这话,你明白了吗?”

巧心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问,“娘,你不生气了?”

“又不是你的错。再说了,不是泼回去了吗。”木蓝道,“衣裳再值钱,也没有人重要。只要人没事就行。”

巧心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事情,没她自己原来想得那么严重,她娘比她看得开。

不过,庆幸过后,她又想起,还是不能把刚才那东西藏在柜子里,不保险。万一被她娘看见,问起了,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是等她娘不在屋子里的时候,她再换个地方藏。下回要是遇到根生了,再还给他。那东西就像烫手的山芋,放在她这里,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几个人正在屋子里说着话,突然听到柳婶在院子里喊他们。

“我出去看看。”木蓝说。

她到了门口,才知道是有她的电报。她愣了愣,原先在正源县的时候,她只写过书信,倒忘了这个年代,有电报的这回事。只因为正源县是个小地方,没有电报局,电报这东西太贵不划算,普通人没有急事,轻易也不用这个。

跟她料想的一样,这封电报是陈致远发给他们的。除了他,也没旁人会这么着急发电报跟他们联系。电报是按字收费,通常都是惜字如金,能一个字说明白的,绝不用两个字,就连日期都是天干地支简单得很。但陈致远这封电报,虽然意思已够精简的了,却足足有十来二十个字。

“娘,我爹来电报了?”

几个孩子都高兴极了。

阿宝问,“他都说了些啥?”

“这电报说不了太多,大概意思只是说已经知道咱们来省城的事。他另写了书信,已经寄出,会慢一些到。还有就是,说叫我去省城的银行开个户头,他汇钱给咱们。”

“看来在省城也有好处,咱们和爹联系,比从前方便多了。”阿宝说。

木蓝把电报收了起来,跟从前陈致远寄来的书信都放在了一起。他们当初从正源来省城的时候,只带了银钱和几件换洗的衣裳。但她临行前,还是把那些书信找了出来,塞在了包袱里,一起带到了省城来。

她原本也想给陈致远拍一封电报的,但刚才问了电报局的人,就算是发最便宜的明码电报,也得不少钱。她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花那冤枉钱了,写信虽然慢点,但能写许多字,还便宜。

第二日,木蓝依旧早早起床,做好了酱肉,就挑到甜水巷口去卖。如今几个孩子都大了,连最小的巧灵都上了小学,省心了不少。而她也能多花些心思,琢磨怎么做好酱肉的生意。虽然是摆摊做的小本买卖,但她还是没有半点马虎。肉用的是新鲜的好肉,调料也都是好的,价格定的高了别人买不起,所以她只能赚些薄利,每天多卖点,才能有盈余。

因为她卖的酱肉确实好,所以渐渐地,不光是甜水巷这附近的几条巷子里的人,会来她这摊子上买酱肉,就连更远一点的几条街上住着的人,也知道甜水巷口有这么个酱肉摊子,卖的东西味道不错。

“今天的酱肉还有吗?”又有人来问。

木蓝正在收拾摊子,“没了,明天早点来吧。”在这之前,还有几个人来问,可她做的酱肉,在巷口摆了没多久就卖完了。

“你这摊子太小了。”那人道,“怎么不租间铺子,多做些来卖。我上回来也没买着,白跑了一趟。”

木蓝见他脸生,不像是住在这附近的,问他从哪边来的。

“我从前边的南雀街上来的,要走二十来分钟,才到这儿呢。”

木蓝听了道,“对不住,让你白跑一趟。这样吧,下回你来,我给你算便宜些,你回去要觉得吃着味道好,也可以介绍南雀街那边的街坊过来买。”虽然眼下她这酱肉不愁卖,但生意不嫌多,能多立立口碑也不赖,说不定往后她能在省城开起铺子来呢。

“你是从南雀街那边过来的?”旁边有个人问,“听说那边街上今天早晨出事了,你知不知道?”

“当然了,我亲眼瞧见了。这不就为了瞧热闹,这才来晚了,没买着酱肉吗?早知道,我就不看那个热闹了。”

来摊子上的人,有时候遇着熟人,也会闲聊两句,不过都是东家长西家短的事,不是说这家的婆婆跟媳妇又打架了,就是说那家的闺女还没嫁人就大肚子了,总之都是些闲话。木蓝不爱听,他们说他们的,她不搭腔,只专心做自己的买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