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1288)

作者:饭团开花 阅读记录

陈巡抚打个哈哈:“瞧杜老说的,我是真心欣赏贤侄的,年少有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话更让人没法接了,杜太医心往下一沉,他试探着道:“陈大人,你这是?”

陈巡抚此刻却故作高深,只含笑道:“杜老莫再问了,总之不是坏事就是了,来,吃饭吃饭!”

反客为主的还让起杜太医来。

杜太医一颗心悬着,还好几十年来,在宫里到底锻炼出来了,即使心中担忧,脸上也未露出半分不妥来。

听陈巡抚这样说,也就识趣的不问了,转头就跟陈巡抚介绍:“来,尝尝咱们荆县特有的几样家常菜,我当时还在宫里,想着就是这一口,可不管怎么做都觉得味道不对。如今回来了,终于是吃到了,大人也尝尝——”

两人一来一往的倒是让桌上的气氛热闹了些。

吃了两口菜,陈巡抚才开口,一开口就问宋重锦家中还有些什么人?怎么今儿个迁坟只有母亲一人?父亲呢?

十分的随和家常。

宋重锦忍不住拿着筷子的手一僵,知道今天的戏肉来了。

当下起身恭敬的回答:“回大人的话,学生家中如今除了妻子王氏和岳母,再无他人了。不瞒大人,学生刚出生没多久,就被人送给了养母,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养母的亲子。去年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机缘巧合才知道了亲生母亲就埋骨在寺庙的后山。”

“学生和妻子本打算早就将母亲的坟墓给迁出来,只是没寻到好地方,刚好前些日子寻到了这个庄子,才有今日之事。”

对于陈巡抚问所谓的父亲,只字不提。

陈巡抚一笑,又多看了宋重锦一眼,却并不追问,只问些宋重锦平日如何生活,如何读书,如何考学,又如何和如今的妻子定亲的话。

事无巨细,那几乎是将宋重锦这些年的过往,全部问到了。

杜太医坐在一旁,脸上带着笑,后背衣服却都湿透了。

可当着陈巡抚,他也不能提醒什么,只埋头吃菜。

倒是宋重锦,陈巡抚问什么,他也就简单的回答上一句,或者几个字。

脸上并没有失态,比如难堪,比如委屈,比如逃避,或者愤牛…

都没有,只是冷静的回答,并不多说一个字,也并没有试图掩饰自己那些年的窘迫和不堪。

杜太医听着听着,手里的筷子也不动了,复杂的看了宋重锦一眼,他只隐约听自家夫人说,听宋重锦的那个岳母偶尔透露出来的意思,宋重锦以前的那个养母很不着调,宋重锦跟着吃了不少苦。

可如今听宋重锦这么一问一答,透露出来的,实在是,让人如鲠在喉,不知道说什么好。

即使是杜太医这样的心性,想起造成这一切都卫国公宋弘,都忍不住想给他一剂药让他就地去世算了。

堂堂一个卫国公,在朝堂上那般的能耐,家里养着那么多小老婆和孩子,为何就独这么折腾这个孩子?

陈巡抚问到最后,面上虽然不显,可实际心中也有些惊讶,他昨儿个看到下面人送上来的关于宋重锦的汇报,当时就跟朱浩然说,卫国公这事做得不妥。

不说别的,说一千道一万,这宋重锦是他的骨肉,要么你就狠心点,任由他流落山间,当一个山村愚汉,一辈子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去,也就是了。

要是还有几分念着血缘之情,为什么不选个殷实点的人家,多给些银子,等孩子大些了,在多照拂一二,也没问题。

第九百九十六章 重要物事

可这卫国公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你说他念着那点子血脉情分吧,给宋重锦找的这收养之家,简直就是泥潭,换做性子软一点,命差一点的,只怕早就折在这泥潭里了。

你说他不念情分吧,又派人来给宋重锦开蒙,教他读书识字,还让考科举。

就这几日的了解,陈巡抚可看出来了,这宋重锦并不是那种因着所谓的血脉亲情就能昏了头的孩子。

相反,这个孩子冷静理智,看得清形式,懂进退,还上进,更甚者,会抓住机会。

不说别的,如今不过还是一个秀才,宋重锦就已经搭上了杜太医,还有他关系最好的那个顾子楷,那是顾家年轻一代里最出色的一个。

还有历家,因着宋重锦的妻子,也能搭上话。

这样的年轻人,只要给他机会,恐怕就能一飞冲天了。

最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十分的确定,这孩子对卫国公并无太多的父子之情。

这样出色的年轻人,还是在这种泥潭里挣扎出来的,以他这种资质,若是在卫国公养大,只怕卫国公府的荣耀还能再延续一代。

比起卫国公府如今的那几位公子,简直是云泥之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