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番外(382)

作者:糖崽儿 阅读记录

京中有什么宴会,也会极力避开,以免惹出什么祸事。

京中的气氛不知何时开始紧张起来,走在街道上都是与以往不同的紧张感。

朝中正如之前所言,变成了大皇子的一家独大,而现在已经是荣王的三皇子,离皇上规定他离京前往封地不过三日的时间了。

三皇子一派系本就在极力争取让三皇子留在京城,其中以礼部尚书张文山最甚。

朝中谁都知张文山的嫡次女嫁给了三皇子,他如此这般也是为了自己。

之前知晓太后赐婚三皇子和礼部尚书的嫡次女,背后对张文山让女儿攀龙附凤不耻的同时,更是羡慕他。

现在三皇子一朝失势,更多人则是看起了笑话。

表现最甚的就是,京中闺女每月一次的赏花宴,都没有请尚书府的女眷,也许是为了避嫌,也许是为了其他,而且张文山身为礼部尚书,却在朝堂跳的这么厉害,为了与自己无关的事,早就扰的皇帝厌烦不已。

许多人都猜,是荣王先离京,还是礼部尚书先丢了官帽。

更有那无趣之人还暗自设了毒盘,且这场赌局还火了。

就连身处侯府后宅的唐梨花都听到了风声,看着这些日子收集过来的情报,唐梨花眸子一闪,也让人拿了一千两银子去做了注。

她赌庄家赢。

赵弘因为手中大事,更为谨慎,侯府的探子是再不能近身,只知荣王行事严密,其他的根本探听不到丝毫。

不过唐梨花只根据一些事情,再结合剧情中男主的性格特征就知他正在密谋什么。

造反二字,直接出现在脑中。

第182章

荣王要造反,这并不难猜,赵弘难道不知道有时候防备过头了,更会让人猜疑。

你这么防着,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要准备干坏事吗?

且侯府的探子虽然不能接近赵弘,但是宋静的一举一动还是能表明的。

宋静一开始听了圣旨都在收拾家当,准备前往封地。

只一次端了鸡汤进书房,还待了很长时间才出来,之后的日子经常焦躁不安。

这样你告诉别人,王爷当时就是拉着王妃和那些幕僚在书房谈论诗词歌画,王妃之后之所以心绪不定,是因为太高兴了,谁能信?谁又会去信?

再加上京城里的蠢蠢欲动,真当当今皇上是傻子吗?

唐梨花觉得可笑,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男主赵弘的所作所为,他自以为的精妙策划,看着就像是在开玩笑。

皇帝在位几十余载,对京城的掌控不说固若金汤,但要随便一人就能夺了他的皇位,造反成功,他这个皇帝早就没了。

明明在小说剧情里,赵弘还是挺正常的一人啊,心有成算,且成了皇帝后,也没出什么大错。

怎么只要有一点蝴蝶翅膀,让他路没有之前顺了。

没有太后的看重,又让皇帝彻底失望,他便昏了头。

这时候你无论是什么想法,都该老老实实的回自己的封地,再韬光养晦,慢慢壮大自己的势力,到时候皇位上的不管是现在的皇帝还是新帝,慢慢谋划,也可拼一拼。

现在你早就上了皇上的小本本,皇上知道你不老实,肯定不会觉得你要去封地了,就放心了。

反而这时候该是监视的更严的时候,什么叫暗渡成仓都不知晓,这场谋反,基本没有悬念。

唐梨花漠不关心,但她大概能猜到赵弘会用那几方势力,首先是与唐梨花有书信往来的礼部尚书张文山。

别看张文山只是礼部尚书,但他的女婿却是禁卫军统领,整个京城都在他的管辖之下。

张文山得知自己二女儿真正死因的那封信,就是唐梨花传给他的。

其实赵弘这么心狠,唐梨花是没有预料到的,等她知道的时候,赵弘已经给那可怜的姑娘下了毒药,唐梨花也回天乏术。

本来不想只想看戏的唐梨花,头一次起了不想让赵弘好过的念头。

所以唐梨花传了那封信,目的很简单,只是想看看礼部尚书的态度,若是他们不疼女儿,那唐梨花做再多也无用。

但结果唐梨花还是满意的,在接下来的几次试探后,张文山以为唐梨花是大皇子的人,只谨慎小心的透露自己会为女儿报仇,只让大皇子大业得逞,允他告老还乡。

之后张文山在朝廷作为三皇子党冲在最前头,是唐梨花的授意。

这样是为了获取三皇子的信任,打入内层。

再不经意提醒三皇子,他女婿是禁卫军首领。

时间紧迫,三皇子要谋反就需要人手,而禁卫军无疑是最好的人选,若是禁卫军真能为他所用,那这次事情至少增强了几层的胜率。

张文山适时的露出自己的贪婪,表示自己有所求,他要张家永远是王妃的母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