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107)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没那个天赋,当年美术考试勉强及格。我是想学儿童文学。”以后就有借口看小人书了。

“咱们学校好像没有这个学科吧?”柳宵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没有,但是白冰学姐说过,她有个老师就是专门写儿童作品的,出版好几本了,下次托白冰学姐牵个线认识认识,取取经。”主要是问清楚出版这方面的事儿。

至于怎么写,她脑子里的点子可不少。

各种成语、寓言小故事,她就知道很多。

再不写几个少年小英雄,不重样她都能来七个八个的。

至于她坚决选择儿童文学,固然因为喜欢,但是更多的则是因为——安全。

“那要是写出来,我要当第一个读者。我现在在学画图,也涉及一些绘画技巧,说不定以后可以你编故事我画画呢。”柳宵越发觉得这是件趣事。

宋红米笑眯眯点头,“这个可以有。”

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两人想的都挺美。

两人顺路终于看到一家商店。

买了几个本子,买了瓶墨水,又把几张票除了棉花票都给用了。

其他的东西小,可以塞进空间。

棉花太膨胀了,还是下回。

而且天头还没那么冷呢,不着急。

“怎么连糕点都没了?”柳宵习惯性的要给宋红米买糕点。

结果糕点柜台空空如也。

“柳宵哥,我不吃了。”她现在没那么馋了。

今年粮食歉收,做糕点的原料紧缺,供不上很正常。

“咱们还买了更好吃的罐头了呢。”可以啦,很奢侈了。

“走吧,赶紧去找牛车,也不知道它具体停靠在哪,几点发车啊。”宋红米嘴巴嘟嘟囔囔的,拉着柳宵快步出了商店。

找牛车的确废了一番功夫。

现在牛车一天就一趟,上午来,下午回。

每次就停在北站口附近。

赶车师傅看到她俩很是热情,一口答应帮忙捎带信件和礼物。

因为东西不多,收了五分钱。

柳宵还是送了两根烟给他,赶车师傅拍着胸脯保证,保管给送村里去,亲手交给宋爹宋母手里。

至于柳宵哥的信,只能拜托宋爹给转交了。

第74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36)

宋红米没想到宋爹动作会那么快。

毕竟她还要两张木桌呢。

家里的木桌都没有合尺寸的,要现做。

结果不到四天,就让赶车师傅给送来了。

因为上次宋红米就有考虑接收的问题。

本来是要留自己的具体班级、姓名的。

被拦下了。

最后留的柳宵哥的。

所以宋红米还是中午吃完饭的时候才知道东西到了。

“柳宵哥,信呢?”宋红米着急看信,“你怎么不早说。”

柳宵从书包里掏出厚厚的一封信,“早说你就不好好吃饭了。和我去趟宿舍吧。”

东西他都搬宿舍去了。

宋红米拿着信摩挲着,却是没拆,“我回宿舍再看。走吧。”

两人出了食堂,奔男宿舍而去。

“有我一张小桌子?”柳宵看到两个小桌子,就知道有他的份。

宋红米颔首,“嗯,咱俩一人一个。过些日子天该冷了,学校会烧炉子,到时候宿舍肯定比教室暖和,我们可以在宿舍看书。”

教室也烧炉子,但是教室空间多大,再加上门开开关关的,藏不住暖气。

她有些怀念她的大草鞋、草垫子了。

“我问过学长,学校是生炉子,可是给的煤有数,基本就够晚上烧的,想要多烧,得自己掏钱。”柳宵和红米商量,“回头我让我爹帮忙收几张兔皮吧,你把棉袄都挂上毛,再做个毛帽子。”

“这样啊…”宋红米顿时觉得这个冬天难熬了。

她们宿舍八个人,包括她三个来自农村,她先不说,其他的两人家庭条件很一般,都靠着学校补助过日子。

甚至有一个还要从嘴里省口吃的往家寄东西,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不愿意掏钱买煤的。

宿舍倒是也有条件好的,但人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让人家花,其他人跟着享受啊,换成是她,心里也不平衡啊。

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受冻。

“回头买个热水器吧。”柳宵记得黑市有卖的。

“有点怕。”宋红米忍不住打了个小激灵。

这个年代橡胶很少,所以热水器不是常见的橡胶软乎乎的那种,是一种瓷器,个头挺大的,黑棕色,圆扁形,外表一个楞一个楞的。

从侧面看有点像搓衣板。

她倒不是嫌弃它长得丑,她不是以貌取人的人,她是怕它突然碎了,里头装的可是开水,如果碎了,后果太严重了。

“那就买两个羊皮水囊,那个也能当热水袋用。”柳宵转而又有了个好主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