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145)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那咱们大队能开养猪场么?”宋红米问道。“我听说不少大队都有副业呢。”

“养猪场?咱们大队都是个人家养猪啊。”宋大伯还是没懂。

“那可以搞副业么?”宋红米这次问的更直白。

“得申请,咱村地还种不过来呢,这帮子人越来越偷懒。”宋大伯有些抱怨。

一个个的都磨洋工。

“因为没钱没动力,自然没人愿意干活了。”其实宋红米挺理解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

“大伯,副业好申请么?”宋红米追问。

宋大伯看了眼红米,又看了眼荣爹,“我也没申请过,不知道啊。”

宋红米想翻白眼。

“大伯,如果队上有钱了,一个工分能换一毛钱,你说大家是不是会往死里、干?”宋红米开始画大饼。

“那得多少钱,大队穷的要死。”宋大伯一副“这不可能”的样子。

“所以要搞副业啊。我想让宋家大队变得富裕一些。”这就是她的目的。

不过一定是合法的,即使运动来了,也不会出事的那种。

宋大伯终于g到要点了,“红米,你有主意?”

宋爹也不抽烟了,看向宋红米。

宋红米也不紧张,坚定的摇摇头。“我是有一个办法,但也有困难。”

“你说说。”宋大伯饶有兴趣。

这要是自家孩子,他都不带听的。

可是红米可是上了“大学”的人,见识自然不一般。

“大伯、爹,你们都知道我家的鸡特爱下蛋是不,几乎天天不落,那是因为总喂蚯蚓,可是你们知道蚯蚓哪来的么?”宋红米看向两人。

“地里有的是。”宋爹想都没想就说道。

宋大伯虽然没说话,不过也这个意思。

“咱家八只母鸡,一天要吃老多蚯蚓,照你们的说法,得有一个…可能还不够,或者多个人天天去抓蚯蚓了,爹,你说咱家谁抓了?”宋红米看向宋爹。

宋爹使劲想,“你小弟总能弄回来不少蚯蚓,可他自己抓不了那么多,队上小孩抓的。”

他这猜测还是靠谱的。

“我告诉你们,不是!因为蚯蚓是我和柳宵哥养的,那时候年纪小,认为什么都能养,我们就在柳家老宅挖了两个坑用来养蚯蚓,没想到真成功了。”

宋大伯和宋爹都有些傻眼。

“蚯蚓还能养,它吃啥啊?”宋爹还是有些不信。

“不用特意喂,你们想蚯蚓在土里吃啥。回头我带你们去亲眼看看。”还是眼见为实吧。

“大伯,要是确定蚯蚓能养殖,那咱们大队建立一个养鸡场是不是会挣钱。想想,如果咱们养五百只母鸡,一天就是五百个鸡蛋,现在鸡蛋涨价,三分钱一个,也就是十五块钱,一个月是四百五十块钱,一年是五千四百块钱。当然我们还可以养一千只,那一年就是一万多。”宋红米准备用数字将宋大伯砸迷糊了。

她可没刨去小鸡生长时间,也没算冬天不下蛋的情况。

果然…宋大伯和宋爹都有些张口结舌。

一万块,他们上半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养鸡场真能那么挣钱?”宋大伯有些心动了。

宋红米没有打包票,还是继续给他们算账,这是她老本行嘛,“挣不挣钱咱们先看投入,首先是鸡苗,这个咱们可以自己孵化。小鸡出来了,饲料可以用蚯蚓和野菜碎,几乎不用钱,等到小鸡下蛋,成本很快就会收回,之后的就是净挣的。”

宋大哥、宋爹听的连连点头。

“鸡粪还可以肥田。”宋红米继续说好处。

宋大伯一拍大腿,“这么算,这鸡还真养得。”

宋红米这时候又泼了盆凉水,“大伯,爹,只要不出现大面积鸡瘟,咱们肯定挣钱。但是鸡瘟可以预防的,大伯如果真下定决心要开鸡场,一定要派人去市里、省里的畜牧站去学习,学习如何消毒如何防鸡瘟,这个不能马虎。”

她可不想让他们血本无归。

不是有句老话,家产千万,带毛的不算。

“那人家能教么?”宋大伯自然知道鸡瘟的厉害。

心里不免有两分退缩。

“找镇领导帮忙啊,然后一级一级往上跑,这事关系到咱宋家大队以后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大伯,这时候可不能脸皮薄,天天去磨就对了。”宋红米也没啥好办法。

主要是这个年代,送礼走后门不是主流,还可能被反感。

还不如死皮赖脸有用。

“大伯你想想,如果可以派人去学技术,我建中、建华哥是不是就可以,他们都挺勤奋好学的。”宋红米继续下饵。

宋大伯谦虚道,“他们就是有把傻力气,脑子哪有你好用。”

“可是他们踏实啊,肯定能学好。”宋红米有点心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