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159)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我听师傅说了,年底各个部门都会有自行车票或者其他的比较难得的票,当然是每人都有,可能上百人就一张,然后抽,看谁运气好。你们会计室才几个人,如果你运气好,没准就能抽到呢。”柳宵笑盈盈的看着她。

宋红米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我会加油的。回头我再旁敲侧击下,如果她们都有自行车了,是不是就不用抽了,就给我了。”

她开始想美事了。

“希望如此。”柳宵也很想有辆自行车。

以后去哪可以直接骑车,多方便。

其实他对汽车更感兴趣,但是摸不着啊。

中午吃完饭,饭盒都让柳宵拿走了,宋红米上午也睡够了,准备逛逛街然后直接去出版社。

写好故事的信纸早被她放进空间妥善保存了。

这次过去除了交稿,还要结算一下之前的分成。

快一年了,应该有不少钱了吧。

可惜结算分成只给钱,不给票。

宋红米也没别的地方可溜达的,直奔商店而去。

忍不住称了两斤各色糕点。

留着打零嘴的。

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真材实料,味道不错。

前几年闹灾,糕点都不供应了。

现在样式多了不少。

又买了一斤奶糖和一袋奶粉。

买这两样都是为了因为喝不到牛奶,所以只能在乳制品上花心思。

奶糖倒是好说,只是价格贵些,不要票的。

但是奶粉却很难得,奶粉票很少。

好在她们厂子福利好,给一些哺乳期的妇女发奶票。

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花这个钱的。

就有流传出来的,她用粮票换的。

最后她又看上了纯羊毛毛线,价格真心不便宜,一个成年人织一身大概需要二十来块。

这钱她有,可惜她没票。

而且这东西特别的畅销,很快就售罄了。

看来有钱人还是不少。

她回头问问出版社,能不能搞点毛线票。

毛衣、毛马甲、毛裤、毛围巾、毛帽子、毛手套…

想想都温暖,她还可以给柳宵哥织。

到时候柳宵哥全身都是她的爱心牌,肯定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不过好像她不会织毛衣啊。

这特么的就有点尴尬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去医院了,只能一更了,明日万更。

第100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终)

六一年秋天,宋家大队都说宋老二家祖坟冒了青烟,两个考出去的都先后迁了户口,成了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这还不算,家里最小的那个也考上了高中,以后也不会差。

因为这实实在在的例子,宋家大队村小学火了。

一下子涌进来不少附近村子的学生。

即使要交贵一些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所以老师一下子就不够了,宋大嫂生完孩子出了满月就成了新的老师。

过程完全没有波折,很是顺利。

因为老人们很是赞同,认为宋老二家有书香气,现在让宋大嫂当老师,他们的孩子也能沾沾。

六三年冬,宋二哥终于如愿,考入省运输大队。

然后将煤矿厂的工作给了宋二姐。

不过因为宋二姐学历不够、体力也不行,只能进煤矿厂食堂做一名杂工。

但也是城市户口,也是正式工作。

其实在宋二哥和宋爹娘研究将工作给谁的时候,宋爹娘第一反应是给宋大哥。

之后还是宋二哥说让大哥和他学开车,宋爹娘也认为这个前途更好,加上男人爱车,宋大哥也愿意,这个机会才轮到了宋二姐身上。

宋二姐正在和宋爹娘抱怨,因为给她找的对象,她都看不上,眼光很高。

有了这个机会自然死死的抓住,催促着宋二哥办了手续。

其实宋大伯娘也有些心思,认为这工作该给宋家人,宋二姐早晚嫁出去,给她白瞎了。

宋爹宋母虽说有点重男轻女,但那是对自己的子女,至于侄子自然没法和亲生女儿比的。

□□年,宋二姐嫁人,嫁的是煤矿厂的一线工人。

两人是食堂大娘介绍,宋爹宋母之前都不知情。

因为这事,宋爹宋母对于宋二姐有些心凉,给了一些家具,就不再多管。

□□年,宋大哥已经和宋二哥整整学了一年驾驶和维修。

因为他是长子,不愿意离家太远,就在县城找的工作,跑各个乡镇的短途运输。

户口仍然是城市户口,不过不跑长途,没有补助和外捞,工资属于正常水平。

但这正常水平也比老百姓好太多了。

□□年秋,宋小弟高中毕业,成绩还可以,考入专科问题不大。

但是柳宵和宋红米却搭了沈飞老师傅的路子,让他进了空军。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宋小弟一听可以开飞机,更是没有异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