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166)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碗筷就之前那些,不用再拿出来了。

铁锅一口,还是八成新的,这是柳宵前身弄回来的。

菜刀是分家分的。

菜板子是自己去后山弄的。

还有一个不大的酱缸,里头是去年秋末新下的大酱,这大酱可是要吃一整年的,没有油很多菜就靠大酱增添点酱香味。

稍微过的去的人家都要下的。

队上也会按照工分给分黄豆。

她们的黄豆不是分的,是柳宵用烟到各家换的。

烟是赢得(有时候兜里没钱,就赌东西)。

至于调料就看到半罐头瓶子大粒盐和一个手掌可以托住的油罐子,里头还有一层底的荤油。

粮食也是有的,不过没有细粮,都是地瓜和土豆。

数量也不多,加起来也就小半筐,省着吃也就是七八天的量。

照说去年,宋红米因为怀孕没怎么下地,柳宵更是不干活,应该没有粮食的。

其实不然,这里头有个人头粮的说法。

就是户口在哪个村子,即使没那么多工分,也要按照一定标准分粮食。

和谐社会怎么能让人饿死呢。

这种情况就相当于全村人一起养懒汉。

所以柳宵为何名声不好,就有原因了。

他碰触了很多人的利益。

最后两人开始找衣服、被褥。

被褥都不用找,就炕上这些。

屋子里就一个破木箱子,没有其他的家具。

两人所有的衣裳应该都在里头。

木箱子没有锁头,直接打开。

里头是两身带补丁的夏装。

其他的就没有了。

宋红米对此倒不觉得奇怪,主要是上辈子都给她熏陶出来了,知道一个家能穷成什么样。

他们俩还不错呢,最起码还有棉袄、棉被呢,虽然都不是什么新的,还有些结块儿了,但是冬天不出屋在家里猫冬足够了。

“老公,你说我有没有藏私房钱?”宋红米就怕她真藏了,然后她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柳宵摸着下巴,“未必没这个可能,箱子里一毛钱都没有,太干净了,有点奇怪。对了,姑婆(接生婆)你给钱了么?”

宋红米摇头,“我不知道之前给没给,后面是没有,我累晕了。”

再说她也不知道钱在哪啊。

柳宵一笑,“没事,回头我套套话。”

“老公,我想把我那件夏衣给裁了,然后用开水烫烫杀菌,给两个孩子做褯子。”为什么裁夏衣,因为那是棉的,够软乎。

“我那衣服、裤子能不能用,用也裁了吧。”柳宵很是赞同。

没有剪刀,两人用菜刀割个口子,然后用手撕的。

“老公,你看他在干嘛?”宋红米有种不好的预感。

“好像在使劲。”柳宵说完和宋红米对视一眼。

“不会在拉屎吧,怎么办?”宋红米抓着头发,感觉药丸。

柳宵低头看了眼手上的布块,还没烫过呢,肯定有细菌。

“锅里水要开了,我去烫布,就让他拉吧。”然后再收拾。

柳二婶也说了,孩子拉屎拉尿别咋呼,给吓着就不好了。

宋红米真不敢动。

“老公,她们哭了。”宋红米一想到要收拾粑粑,忍不住有些反胃。

柳宵拿过来两块布,“我拿着布在门外抖落了两下,不烫了,给孩子擦屁股用,你先拿着,我打开襁褓,咱们一个个来。”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两个小家伙已经占领她的被窝睡着了。

柳宵苦逼的去洗粑粑褯子和两个小破被子去了。

“老公,一定要用热水烫烫。”这是最有效的消毒方法了。

“老公,臭不臭?哈哈…”宋红米颇有些幸灾乐祸,“以后也能和这俩小崽子说,他们是咱们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柳宵尽量放轻放慢呼吸,将褯子、襁褓多投洗几回。

家里没有消毒液没有洗衣液,那就只能用开水烫,好在他烧了一大锅。

“老公,我们往炕稍去去,把褯子放炕头煲上,半天差不多就干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襁褓也没太干,不过褯子干了,赶紧给垫在俩小崽身下。

宋红米松口气,很怕他们在被窝里画地图,倒不是舍不得,是没被子了。

柳宵哥肯定挤不进来了。

柳宵倒是不当回事,“我晚上就和衣而眠了,棉袄厚不会冷的,而且我在炕头,炕让我烧的可热乎了。”

宋红米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吃过红糖水鸡蛋和饭团,柳宵帮着孩子们换洗了褯子,才带着一个饭团出发了。

去了县里。

作为本县人,不那么倒霉被抓住盘查,是不需要介绍信的。

宋红米跟着孩子一起睡。

生孩子还是太耗费精力了,加上晚上要喂奶,她睡不了大长觉,总感觉有些疲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