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268)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他出来的时候用锁头把大门锁上了。

他这么做是为了安全,一是红米自己在家。

另外一个,红米手上有电脑笔记本,这个也见不得光。

大门一有动静,宋红米就听到了,手上电脑嗖的一下就没了。

然后她快速下了地,操起菜刀从厨房门上面的小玻璃窗往外看,看到了柳宵的身影,赶紧将菜刀扔回菜板子。

柳宵到门口,她马上开门,然后更迅速的关门。

就这么一下,她都觉得更冷了。

往灶坑那跑。

柳宵将酒瓶子放到灶台上,得让它慢慢融化。

想想,又不放心,怕热胀冷缩把酒瓶子胀破了,底下放了个大碗。

“红米,看看这是什么?”柳宵摇晃了下手里的大粗肉肠。

宋红米可是学过俄文的好不好,虽然大部分还给老师了,但是磕磕绊绊的还是看懂了,做了个口型,“肠?”

柳宵点头,“纯肉肠,无添加,中午咱们就切一段炖菜。”

宋红米连连点头。

柳宵将肠放在菜板子上,牵着她进屋,“再忍几天,后天我会跟大爷去对面,等我多去几次,我再跟别人‘学学’,就可以开口讲俄语了,到时候我就能自己发展客户了。”

他也会俄语的啊。

宋红米连连点头。

柳宵没多待,暖和过来了又出去了。

去江边买鱼了。

宋红米开始为中午饭做准备。

用锅里的温水泡发一些木耳、蘑菇和菜干。

又削了两个大土豆。

炖半锅菜,晚上就不用再做了。

省事儿。

柳宵再回来,是拎着好几条鱼回来的。

其中一个特别大,得有十来斤。

宋红米也有些惊讶,围着大鱼转了好几圈。

柳宵看出她有兴趣,就说给她听,“黑龙江特产——大马哈鱼,到后世就没多少了。这两条是白鱼,味道特别好,家里来贵客才会做,这是重唇鱼,都是好东西,一会给你炖鱼汤喝。”

宋红米指了指灶台上泡发的菜和蘑菇。

“都做!咱们大吃一顿。”柳宵将两条白鱼收拾出来,其余的放院子里的雪地里冻上了。

这天,屋外就是天然冷库。

中午,两人一起动手,最后炖菜是用盆盛出来的。

鱼汤也有满满的两个大海碗。

两人先喝鱼汤,都很惊讶,没想到这么鲜美。

家里调料不全,连姜都没有,本来以为会腥气呢。

“还是这时候的鱼好吃。”柳宵感叹。

这种野生冷水鱼味道真的很特别。

宋红米拿出笔记本,“以后多吃鱼。”

好东西啊!

不住在江边很吃亏啊。

“好,明天吃那条大马哈。”那个肉多,能炖大半锅,“回头我去买些姜去,再弄点料酒,没有料酒,散装白酒也好。”

宋红米吃口饼子,又吸溜两口汤。

柳宵给她夹肉肠片,“尝尝苏联的肉肠。”

宋红米也给他夹了块,意思是让他也吃。

因为有鱼,宋红米也切了三分之一不到的肉肠,也就十来片的样子。

指望吃过瘾是不可能的,不过解解馋是没问题的。

这顿饭吃的太饱,两人都撑了。

把饭桌往炕稍一推,瘫在热乎的炕头享受一会。

下午柳宵又出去了。

宋红米翻找出针线和一件旧衣服。

准备给柳宵改制个棉口罩。

棉花就从她棉衣、棉裤里掏吧。

她家居然没剪刀,找了一圈仍然没有。

用菜刀,她真下不去手。

最后在仓房找了个破旧的残镰刀。

找块石头开磨。

柳宵回来,她还没磨完呢。

之后自然是柳宵接手了。

刀片磨得很锋利,但是割布仍然不太好使。

柳宵想要去买个剪子,被宋红米拉住了,有些晚了,外头又起风了,呼号的声音屋里都听的很清楚。

剪刀还是要买的,但明天也可以去。

布割好了,宋红米做起来就快了。

将成品直接给柳宵戴上。

灰色还挺好看。

宋红米写道,“舒服么?勒不勒?”

柳宵摘下,“不勒,正好。省得每次出去冻的鼻子通红了。”

“就是不太厚。”宋红米继续写道,“以后还是要买毛线,做毛围脖,或者买羊毛料,那才暖和。”

“先戴着。”柳宵将口罩放好。“我没买到料酒,买了半斤苞米酒,还买了一块姜和一大把大料。我还想买冻豆腐的,卖完了。明天我早点去买。”

“在哪买的?”宋红米问道。

“酒在黑市买的,姜和大料是在供销社买的,不要票。冻豆腐得去豆腐坊,有票没票都能买,只是价格不一样。”别看柳宵没买到多少东西,地方没少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