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270)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不是很确定的样子。

柳宵挠挠头,“也许可行。不过最好还是做个市场调查,过些天我就会说俄语了,之后我看能不能老毛子对上话,直接问问。”

宋红米点头。

“要是可行,到时候可以拿一块金条压扁了,然后和你大爷换钱,买做罐头设备。”宋红米都想到去哪买了。

沈市机床厂啊。

柳宵立马懂了,“就说我爹留的家底儿。”

反正人已经不在了,还不是随他说。

宋红米竖起大拇指。

……

一个星期后,柳宵已经磕磕绊绊能讲很多常用俄语了。

他大爷还有些可惜,认为他是个学习的料,结果被耽误了,要不然没准能考大学呢。

也起了重用他的心思。

柳宵自然也感受到了,表现的更加勤奋好学。

俄语学的快,汉字和算数也学的不慢,拿着旧报纸不停的念叨和询问。

二候他们都被问怕了,主要是他们肚子也没什么存货。

其实柳宵也不在乎他们懂多少,只是给自己认字找个幌子罢了。

“我问过十来个不同的苏联大兵,问他们吃不吃鱼肉松、鱼肉肠和鱼罐头,他们都说如果美味就会吃。”看来市场前景不错。

宋红米一脸的“我早就知道”,“我已经把做法都找出来了,想要鲜美再多加一些味精就好了。”

感谢现在还没什么食品检验。

柳宵很感兴趣,“让我看看。”

宋红米直接点开一个家庭版做鱼松的视频。

做法真的是相当简单,鱼剖洗净后,剁头剔骨去皮,取净肉放盆中,加盐、酒、葱、姜上笼用旺火蒸至熟透取出,沥去汁水。炒锅置小火上烧热,放入鱼肉,撒上味精,用锅铲翻炒,炒至鱼肉发松,起锅即成。

难是不难,但是要有耐心。

比如剃肉就很麻烦,还有小火炒,更是费功夫。

“红米,回头咱们买个大网,雇佣几个半大小子,一人两根烟就够,打一些大马哈,然后再找一些妇女帮咱们做,开始剃肉的时候可以流水线作业,一个人负责杀鱼,一个人负责剁鱼头、鱼尾、剃骨,腌制咱们自己来,炒至再让她们来,我觉得雇佣两个或者四个妇女。”到底四个还是两个,主要看能打上来多少鱼。

宋红米很是佩服,不愧做了那么多年厂长,立马就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她也做过会计和经理的人,也不能太落后了,赶紧在心里算了笔账,包括渔网、人工费用等等,“这样的话,投入真心不多,而且现在就能做起来。就是…咱们自己做还是?”

柳宵沉吟了下,“回头我先去江边买两条大鱼,然后做份肉松,再和大爷谈,老毛子那边市场广大,咱们不怕合作。”

宋红米也没想过一定要吃独食。

何况他大爷对他们真心不错。

怕他们挨欺负,时不时在这边晃悠晃悠,逮两个小混混骂几句。

附近的小混混从来不敢往她们身边凑。

既然目标定下,那就要行动了。

因为跟着视频做(鱼松),一回就成功了。

不过做完也累的出汗了,主要是累胳膊,要不停的翻炒,怕糊了。

这还是两人换班呢,要是一个人完成,这活儿不轻。

两人洗了手,都迫不及待抓起来一撮尝了尝。

“入口即化、鲜美,用来佐粥肯定不错。”柳宵很满意,比想象的好。

宋红米没吃够,一连吃了三口才停下,擦擦手写道,“食材好。”

“我拿一半去找大爷,剩下的你当零食吃了吧。对了,给我一块五十克的金条。”顺便把今天兑换了,这样钱就过明路了。

以后买设备也不会惹人怀疑了。

不过现在时间还早,也不知道厂子对不对私人卖设备。

但是问题不大,大不了弄一个“中间商”。

柳宵带着肉松和金条走了,宋红米将肉松盛在两个大碗里,自己端了一碗,接着刷电视剧。

有零食了,还是绝对健康的绿色食品,美滋滋。

柳宵回来的有些晚,背了一个大背篓回来的。

一回来就往外掏东西。

康齿灵牙膏一盒,牙刷一对,铁皮暖壶一个,图案是松鹤延年。

还有一款土黄色的布和剪刀。

“有钱了,我就大采购一番,都是在黑市买的,没花多少钱。”柳宵将剩下的钱都交给红米。

那块黄金,他大爷给了一克二十五块钱,虽然他知道市场价肯定更高,但这价格他已经很满意了。

超出他的预期不少。

“我大爷说这生意做得,不需要我投钱,算我一半,我的活儿是教别人做,然后再看着别人做。”柳宵觉得还行。

宋红米写道,“合作可以,账目要清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