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295)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他们也有团队在研究这个,但是太难太难了。

不过再难也是要研究的。

至于光刻机,他们取巧了,利用重金挖到了在IBM工作的林本坚,让他带领团队研究纳米浸润式光刻技术。

“红米,我准备在国外建立研究站。”想要建立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就得博采众家之长。“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从这四个国家开始。”

m国被他刻意忽略了。

因为可以预料,以后肯定有摩擦。

“可以啊,钱不够,我这有。”宋红米说的是她投资挣的钱。

她投资的一部分互联网企业,发展很快,她知道很多都不长久,退的也很利索,即使这样,她的投资收益也很能看。

之后又投了几家房地产,准备等他们上市了薅一把。

还有一些,她是要长期持有的,那个很难在短时间表现。

“公司财务很宽裕。”柳宵现在得烦恼是钱多,人才少。

有些外国科学家,不愿意千里迢迢来华。

他在国外建立研究所,就是让那些专家就近工作。

“那国外薪资肯定会很高,否则招不到顶级人才,那样国内这些研究员估计要心里不平衡了。”这是很可能的,特别是从国外专门请来的一些专家。

宋红米比划着,让他考虑好要面对的困难。

柳宵胸有成竹,办法他已经想到了,“我考虑降低研究人员的工资。”

宋红米听愣了,红宵的工资待遇照比其他的科技公司要高百分之二十左右。

一些资深科研人员工资更高一些。

不多给钱哪招的到这么多的人才。

怎么突然又要降工资了。

柳宵解释道,“我最近和HR们开会,准备调整薪酬体系,从单一的工资和奖金变为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福利、补助、医疗保障等等,就是细化。奖金还可以分为优秀个人奖金和团队奖金。补助包括住房、食堂补助、汽油补助等等,东西挺多的,HR那边还在完善。”

就是基于员工的贡献、责任、能力和工作态度,给予对应报酬。

再俗点就是多劳多得,多能多得。

做公司最忌讳吃大锅饭。

这样,对自己能力自信的,他们会更愿意展示自己,得到更多的薪酬。

能力稍微差些的,看着能力“大佬”们拿高薪,也不会太酸。

宋红米很是赞同。

他们虽然都是开过公司的,但是柳宵上辈子在国企,和民营肯定不一样。

至于她,服装厂倒是民企,但是服装和高科技不沾边。

比如她的服装厂是按件计酬,根本不用其他的了。

“红米,咱们的办公大楼盖的如何了。”柳宵关心的问道。

因为后世,深圳才是适合高科技发展的城市,所以他们商量之后,也准备把总部搬到那里。

因为自己有建筑公司,所以就买了很大一块地皮。

“工期是三年,哪有那么快,而且还有那么多宿舍楼要建。”京城公司这边上万员工,想要搬家可不容易。

不过也不是全部搬,行政、科研搬走,制造一时不会搬的。

就这,副市长还专门找柳宵谈过话。

他们这样体量的公司,每年贡献大量的税收,在哪个城市都是受欢迎的。

柳宵承诺加大投资电脑制造,未来最少为京城再提供上万岗位,那位副市长才满意。

“以后真要把光刻机制造出来,我想建立全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到时候在广东建厂最合适。”那边工人资源最丰富。

对于光刻机,柳宵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怕他们这对蝴蝶翅膀太有力了。

他们虽有一些专业书,但是专业程度太深了,他们看了也是一知半解。

以前想的简单,他们可以提醒之类的。

可是后来才发现,他们不敢说,说了就是大漏洞。

最初他在材料上提醒过一句,然后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最后那位带队专家认为他花巨资雇佣了商业间谍。

要不然他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是如何知道的。

从那以后,他和红米就尽量不参合了。

“等咱们的科研突破了,以后要建立的工厂很多,是分是合呢?”宋红米弯着嘴角,真的是甜蜜的烦恼。

“如果电能负荷,尽量在一起,还好管理。”柳宵巴不得整个产业链都在一起呢。

很快秘书拿着文件进来,公司大了,事情也多了。

这还是他尽量分权的结果,要不然能把人累死。

看来那个分股权的真要考虑考虑。

到时候也弄个轮值董事。

他做董事长就好。

宋红米也没时间玩游戏了,她的秘书也给她传真过来文件了。

她的投资公司现在规模也不小,好在她聪明,找了个执行经理,小事都有人帮她办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