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65)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可以啊,那你可以考虑机械专业,中专应该也有这个专业的吧。”宋红米有些不太肯定,“没有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买书自学,或者进了单位再二次进修。”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柳宵连连点头,将宋红米说的全部记下。

“咱们还是很有优势的,现在S市就是重工业基地,各种机械厂不少,中专应该能分配进去的,不过九十年代好像会倒闭一批。”也就是说现在进了工厂,以后估计也会下、岗。

即使知道会倒闭,宋红米仍然是愿意进厂的。

滋润几年是几年啊。

“红米别怕,有我在。”他不会让红米吃苦的。

现在他还小,加上还要度过那三年,手里的钱不能乱用。

等以后,他会收集一些古董和玉石,想当年他也是在皇城里跟着内造的大太监学过的,眼力还是有几分的。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他相信红米,也相信她说的盛世会到来的。

两人又聊了会别的,太阳已经彻底落山了。

柳宵将宋红米送到大门口才回家。

秋收假七天很快就过去了,但是秋收还没结束。

就拿宋家来说,还有五亩多地没割完呢。

宋二哥又请了两天假,宋红米和宋小弟被撵着上学了。

结果到了学校,就一个老师,校长也在家晒稻子呢。

学生都不到一半。

几乎都是自习,所以上了半天,柳宵和宋红米一商量,也请假了。

宋家贪了个黑,五亩多地一天就割完了。

之后宋爹花钱雇佣了牛车开始拉稻子。

整整两天才拉完。

宋家人都累够呛。

不过最累的活儿已经完事了。

稻谷要晾晒,人们能休息两天。

这回宋红米几人又再次上学了。

之后的打谷要几家合作的,因为脱谷机不多,得排队。

这时候的脱谷机可不是电动的,是脚踩的。

挺费劲的。

不过那也算有进步了,最开始人们脱谷就会木棍子捶打。

效率更低。

……

村小学三年级。

“柳宵哥,我帮你再讲一遍。”宋红米拉着柳宵,将课文又讲了一遍。

数学课柳宵哥问题不大,不过语文还是讲一遍为好。

主要是老师为了抢进度,一节课居然讲了三篇课文,简直就是囫囵吞枣。

哪怕之前速度快点呢,也不至于这么匆忙,统筹规划的太差了。

不过她已经习惯了。

柳宵也听的认真,不懂的地方就问。

他发现了,活了两辈子也不都是好处。

比如一些语言习惯,还有一些词语的意思,他也经常混淆。

他也知道红米也有这方面的烦恼,所以她们也不是那么轻松。

因为之前放了秋收假,所以这个星期日就没放假。

不过也就消停上了一个星期课,班级里的同学又开始大数量请假了。

秋收已经到了尾声,多数家都在脱谷和送公粮。

所以村里开始组织人手进山了。

宋红米早就关注这事呢。

宋爹和宋大哥要送公粮,这次宋母带着宋大姐她们进山。

也就说她家不参与打猎,只是去捡山珍去了。

至于宋红米和宋小弟,宋母让她们在山角捡捡蘑菇,别跟她们去。

宋红米用一块槽子糕加两块麦芽糖的大价钱将宋小弟留在家。

她和柳宵带着工具跟在众人身后上山了。

“红米,你喝口水歇歇,咱们又不是为了捡山珍的,不用那么抢。”柳宵拉着她坐下休息。

旁边就有村里大人认出两人了,问道,“老柳家老大,这丫头是宋老二家红米吧,你俩跟谁进山的,大人呢?”

宋红米有些尴尬,她们偷跑的,跟谁啊。

关键时刻还得柳宵来,很是从容,“我爹他们在前头呢,我和红米腿短,走得慢,反正都是村里人,不怕走丢了。”

那位村里人也没多想,叮嘱道,“别落太后边了,还得跟紧大人。”

然后人家就走了,毕竟山货就那么多,谁不想多捡点,可是能卖钱的。

之后还有两位本家婶子,也问了两句,都被她们遮掩过去了。

“这山还挺大。”宋红米自然进过山。

但是都是开发好的景区,和这种原始的山林是一点不一样的。

这种山林太容易迷路了。

“注意脚下。”柳宵提醒道。

整个村子一起进林子,人气这么旺盛,野兽很敏感的,早都跑了。

但草丛里也可能有蛇或者是毒虫,还是要小心的。

“我看着呢。柳宵哥,前头有片核桃树,咱们过去么?”宋红米有点纠结,主要是她怕遇到宋母和宋大姐她们。

但是核桃她真想捡一点,核桃补脑的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