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女持家(619)

作者:你自己想吧 阅读记录

但是,这一次,他们地都是一言不发。

“太尉,你怎么看?”皇帝问道。

“陛下,微臣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太尉说道。

“皇上,这些蛮夷到底是从哪里弄到这些床弩的,就算是在中原,这些东西也不容易弄到的。”于国老说道。“皇上,中原里,说不定已经混入了不少的奸细,我们……”

于国老只说到这里,皇帝就发火了。“这个时候知道查找奸细了,晚了,战火都烧到玉门关了!再这么下去,这大雪彻底冻上前,那些人说不定都能够打到京城来!”

……

当战场的战事被传开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老李啊,这一次,那些骑马可是抢到太多东西了吧,这样下去,明年的西寇又要更难打了。”一位退隐的将军说道。

“明年?今年要怎么撑过去都两说呢,还要考虑明年?”一个剪着盆栽枝丫的教养说道。

“不会这么快吧,难道朝廷要撑不住了吗?西寇这上下下下加起来才多少人,中原可是有着万万之民的啊。”那位退隐的将军说道。

“哎,老夫可看不好朝廷,这一次要是没有处理好,整个国家也就废了一半吧。”那老者说道。

说完,两人都没有怎么开口,只是看着那明显被老者剪过头的盆栽,想不出什么拯救的方法来。

第四百六十章 国起

京城里的市井之民们,只是知道边关战起而已。但是,李安然那里,却是将战情知道得一清二楚的。

一个渠道自然是离城。离城虽然离边关有些距离,但是朝廷的兵粮运送都要经过离城,李安然自然也能够从城里的汇信里知道一些事情的。

而另外一个渠道,就让李安然比较烦了。那是庆宁公主带着的,皇帝的亲写玉召上得知了前线的具体消息。

而这一件事情,就让李安然比较烦恼了。虽然玉召上没有说些什么,可是,这种阵仗却让李安然感觉很是不安。感觉就像是现在知会李安然一下,等出事的时候,说不定会将李安然拉下水去。

可是,李安然不过是商人,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从姜城那里寄过来的‘家书’上,还是一如即往的,什么也没有提到,要不是李安然从别处知道了战况,说不定还真的以为前线是歌舞升平的景象呢。

姜城写来的家书上,都有着朝廷的印子,往日,盼宜和冬灵还会拿着这东西取笑李安然,可是现在战事一起,大家都开始担心起姜城的安危来。

此刻的李安然,也被不安折磨着。她的产业比较大,所以受到战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目前战事的进展上来看,朝廷并不占据优势。

而李安然,则是在考虑着要不要带着自己的身家财产和身边的这几个人,然后开始跑路。

她开始有些害怕朝廷会突然倒台了。

这一次的战事,对于朝廷的统治上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许多的难民涌入了城镇里,对于整个军队的后勤的考虑就更加严峻了。

说到底,这其实是朝廷的轻敌惹起的。

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从镇万万里之土,朝廷打心里看不起这些草原上乱跑的蛮夷之民的。虽然他们很难重重地的击一下这些游牧民,可是每战每胜的历史情报,却让得他们越来越看不起这些古尔斯通民族的牧民们了。

是的,每战每胜。对于朝廷来说,至少明面上看是非常好看的,至少每次军队的损失都不大,反而是这些半兵半民的游散军队死不不少的人。

而到了最后,朝廷的军队,总能够在大雪降下之前,将这些蛮夷们赶回草原上去……对于朝廷来讲,这不是胜利,是什么?

虽然说,每次这些游散的军队过来,总能够袭击不少的村落,杀死不少汉人……可是,在这朝廷的眼里,这根本就是不痛不痒。

“攻不下城池,这些人就算是在外面再怎么厉害又有什么用呢?”这个想法,曾经根深蒂固影响着京城中的这些食肉者。

毕竟,对于朝廷来讲,城镇才是他们统治的根本。上面的政策,能够抵达的最下层其实是城镇,而村落里,有些仍甚至不知道当朝皇帝是谁。

而朝廷,也是依托着城镇,对能够对于村庄有些许的掌握力。所以,在中原的历史里,几乎所有的战事都是围绕着守城和攻城展开的。

所以,中原人看着那些游牧民次次在城池外吃瘪的时候,才会那么地看不起他们。

可是现在,当对方用着先进而强力的床弩向城池抛射的时候,已经没有人会小看这些古尔斯通人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