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重组家庭(50)

作者:骊偃 阅读记录

苏袂站定,王老太疾步回屋,片刻拿了块蓝白格子的家织布出来,“你这样抱着他,时间长了该累得慌了。过来,我教你怎么把他给绑在身上。”

苏袂在末世,见过女人用块布,兜着孩子系抱在胸前,知道这样孩子不会不舒服,遂点了点头,走到王老太身前,由她边解讲边将赵瑜绑系在自己身前。

下山往西走,经过赵恪他们家山脚,苏袂随意地往上瞟了眼,目光在赵恪家停顿了一下,三间带两耳,一排五间的房子,军部最高规格的住宅。

最喜人的是,这座房子后面有片竹林,虽然是最普通的毛竹,长势也稀疏,却是养鸡崽的好地方。

到了后勤部,说明来意,有小战士过来,将她领到木工房。

宽长的木工房被分隔成了三个区域,存料区、制作区、成品区。

苏袂避过来回忙碌的战士,在成品区,挑了三套桌椅和一张床,在要别的就没有了。

目前他们抓紧赶制的就是床和学校教室配套的桌椅,样式都是简单到了极致。

小黑板倒是有现成的,是给近期扫盲的战士们准备的,不过若是挂在墙上用来教学就太小了,每一个只有0.30.3米那么大。

苏袂挑了四个,让小战士帮忙用木板订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点的可挂墙上的黑板。

付了三个月的家具用费——九毛钱,然后请战士帮忙用独轮车拉到山脚,桌椅和黑板抬送到王家,床就放到了苏袂他们卧室的窗下。

送走战士,苏袂抱着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赵瑜,找王老太。

解开绑布,把赵瑜放在她床上,苏袂又脚下不停地下山去盖房子的工地,背了两捆稻草回来。

没有竹席,架子床板订的又稀,板与板之间空的有一扎远,她准备给赵瑾做个稻草垫子铺在下面,免得床板硌背睡得不舒服。

垫子做好后,没有急着铺上床,而是放在外面的灌木上暴晒,除一下湿,去一下味。

“苏梅,”张宁送赵瑾的铺盖和衣物过来,“中午别开火了,来我家,我们吃菌丝面。”

“好。”苏袂接过衣物放在卧室的藤箱上,取了晒被子的两个三角架出来,支在门外的空地上,拿过张宁手里的一床褥子晾上。

张宁一边抬手把抱着被子晒上,一边小声问道,“唉,你说赵副团长随军,怎么光带了两个儿子,没把妻子带过来呀?”

苏袂默了默,伸手一点她的额头:“赶紧回家和面去,瞎操什么心!”

说罢,转身进屋拎上装了菜刀的竹篮出来,关上门,往山下走去。

“唉,”张宁捏着把紫苏叶,叫道,“你去哪?”

“我去捉几条鱼,等会儿用剁椒蒸了,铺在菌丝面上吃。”

“家里没有剁椒啊。”

“司务长那儿有。”苏袂朝后挥了挥手,快步下了山。

到了溪边,寻了棵树,砍了根细长的枝条,削去上面的枝杈叶片,崭去梢,削尖一头。

苏袂双脚相互一蹭脱了草鞋,挽起裤腿,瞅准一处游鱼多的地方下了水。

没要别的,苏袂前世记忆中吃过一种鱼加面,铺在面上的鱼就是拌了剁椒清蒸的鲶鱼。

挑了鱼刺,把鱼肉和过了凉水的面条拌在一起吃,那味道又鲜又辣,还带了面条的劲道,想起来就流口水。

不过小孩子不能吃辣,苏袂提了一桶处理好的鲶鱼到食堂,跟司务长不但换了剁椒,还换了一瓶他不舍得吃一口的自制豉汁和二两香油。

道过谢,苏袂拎着空桶回到溪边,又叉了十条鲶鱼。

“苏同志,”赵恪不放心两个孩子,怕哭了闹了,遂等工作告一段落,便匆匆跑了回来,“你这是?”

苏袂涮了涮脚上的泥,趿上草鞋,拎着桶选了处水清的地方,倒了鱼出来,拿刀去鳞,“中午想吃鱼了,我过来叉几条。”

赵恪走近几步,俯身盯着一条条鱼背上的血洞,双目微微凝了凝:“苏同志好手法!”

所有的血洞都精准在了同一个位置,就是他都不能保证,出手可以做到如此快、狠、准。

苏袂:“……”

微不可见地轻叹了声,苏袂收刀回头:“赵副团,想不想再见识一下我的刀功。”

她想的清楚,她日后但凡要让念营、念辉接手刘英同志和林建业兄弟留下的人脉,就要不断地跟军中将领打交道。

就她这性格,不可能做到丝毫不露,如此,倒不如在行势不是太严峻的当下,主动暴露,让他们去调查,左右原主从家来的这一路,都是有迹可寻,不存在/也没有调包的情况发生,只要她不说,又有谁能想到灵魂互换,或是借尸还魂呢。

赵恪伸手做了个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