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重组家庭(550)

作者:骊偃 阅读记录

“我方才看二班的有几个,脱离队伍下车了。”钱乐喜接水回来道,“咱们不在这儿下吗?”

小瑜儿蜷缩着身子坐在地上,打着手电,翻着手里的地图道:“下去容易,再想坐下一辆火车就难了。”

出来才知道大串连的学生倒底有多少。

“不管往南往北,回来必走冰城,想看它,还有机会,不急。”小瑜儿淡定道,“明天下午到吉省,咱们在那儿下车,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吃点好的。”

他们出来是长见识的,身体不能垮。

几人对小瑜儿很是信服,闻言点了点头,拿出饭盒一人倒了点水,就着啃了两个窝头。

行李箱在坐位下,前后左右挤满了人,拉不出来,他们也不费那劲了,就这么对付一下得了。

吃完窝头,杨建修长舒了口气,“幸好苏姨临时给咱们买了包窝头背在身上,不然……”说着,杨建修扫了眼默默咽口水的同学,轻咳了声,“咱们就跟他们一样了。”

小瑜儿数了数剩下的量,悠着点,免强能均出两三个。

只是这么多人,给谁不给谁呢。

想了想,小瑜儿拿了三个窝头给杨建修,然后指了指蹲坐在门口的老师。

从上车到现在,小瑜儿还没见她吃过一口东西呢,便是水也没敢喝两口。知道她家情况困难,想来是没有带吃食。

杨建修会意,揣着窝头挤过去,塞进老师手里就回来了。

老师姓吴,吴雨燕,去年刚毕业,从初一就带他们了。

陡然被学生塞了吃食,说不感动是假,可作为一名老师,她哪好意思要学生的东西啊。

转头又递了过来,并表达了谢意。

杨建修接住,塞了一个到嘴里,一边大口嚼着,一边冲小瑜儿耸了耸肩。

钱乐喜跟何庆生互视一眼,嬉笑着从杨建修手里各拿了一个接着吃。

小瑜儿瞪了三人一眼,收了地图,抱着布袋靠在杨建修身上睡了。

翌日下午到吉省,四人跟吴老师打了声招呼,提着行李就要下车。

因则小瑜儿是班级里最小的孩子,吴雨燕不放心地劝道:“你们别急,等一等,跟大家一起行动。”

好不容易离了家长,不用上学了,四人只觉海阔天空,哪还愿意让个老师管着啊,杨建修拍胸脯一番保证,也没能说服吴雨燕,最后还是她事忙,一个没注意让四人成功地拿着学生证脱离了队伍。

怕遇到老师或是同学,四人没选择火车站旁边的招待所,而是找人问过路,坐公交去了吉省大学,住进了宿舍。

白天跟人一起四处闲逛,晚上跟人挤睡在一起,颇有些乐不思蜀,不知今夕是何夕。

这日四人被邀着参加他们的活动,看着几砍刀劈开的寺门,一通乱砸毁去的神像、供桌、香炉和撕毁的经书等物,小瑜儿心情一片沉重。

他跟顾老学了几年的古董知识,如何不知那香炉和供碟的年代出处。

杨建修随众人一通乱砍,眼见百年老树轰然倒地,止不住抱着人高声欢呼,“咦,”他扭头四顾不见小瑜儿,找到钱乐喜问道,“小瑜儿呢?”

“好像在主殿没有出来。”

把斧头塞给钱乐喜,杨建修道:“我去看看。”

主殿里,小瑜儿抖着手捡起一片瓷器碎片,又捡起一片。

杨建修一脚踏进来,眉头一突,奔过去伸手打飞他刚捡起来的碎片,斥道:“找事呢?你没看报道啊,8月18日,林副ZX就在‘庆祝文化GM大会’上发表讲话,号召HW兵‘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和旧习惯’。”

第239章

小瑜儿看着被他打飞在地又多了几道碎纹的瓷片,心头沉甸甸的:“你知道这碟子是哪个朝代的吗?知道它的考古价值吗?”

“我管它是哪个朝代,有什么考古价值呢,是旧物我们就要打碎……”

小瑜儿咬咬后槽牙:“这供碟送黑市最少能卖5块。”

杨建修张着嘴,傻了:“你、你说这破碟子,一个能卖5块?”

“嗯。”这一刻,小瑜儿终于明白叔太爷往日惯说的一句话了,文物无价亦有价。

说它无价是因为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见证了历史的演义,透过它,我们能了解那个时代的繁荣兴衰,民众生活、文化底蕴等。说它有价,因为它的独一无二让某些投机者看到了它背后的金钱、利益等。

杨建修呼吸一窒,踢了踢脚下香炉碎片:“那这破香炉呢?”

说什么年代价值他也不懂,价格过高了自己也出不起,小瑜儿随意估了下:“7块。”说着一指砍碎待会儿要烧的供桌,“10块。”

杨建修捂着胸,心疼得直抽抽,娘的,都是钱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