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重组家庭(615)

作者:骊偃 阅读记录

“妈。”

“小婶。”

苏梅伸手抱了抱两人:“饿不饿,渴不渴。”说着拉着两人的手,摸了摸手温。

两人急着回来,一身的寒气,又渴又饿。

苏梅先让他们一人喝了碗红糖姜茶,然后一边叮嘱小瑜儿、和暄给他们倒水洗脸,一边进厨房给两人下了锅肉丝面。

久违的味道,两人大衣一脱,吃得头上直冒汗。

吃完饭,待两人略歇了歇,苏梅又赶紧让几个孩子去接顾老和茶大娘。

片刻,几人回来了,没接到人。

顾老和茶大娘跟顾清的爷爷顾仲走了。

苏梅微微蹙了蹙眉:“早上我去,他不是说要你们几个接吗,怎么又变了?”

“让我们去,是想给我们这个。”小黑蛋说着手腕一翻露出一个雕花红木小盒。

苏梅接过来翻看了下,找到暗扣打开,大红的衬布上躺着块质地油腻而柔和的和田玉佩。

“妈,你看,”和暄打开自己的红木小盒,拿出一串翡翠莲花珠串手链,“美吧?四哥、五哥、六哥和七哥都是玉佩,只有我的是手链,哈哈……叔太爷最爱我啦,嘿嘿独一无二!”

是挺好看的,莹白的一个个小莲花由黄金托底,绿豆大的红玛瑙珠子间隔,乌绳串起,交结处还坠了几串长短不一的红玛瑙珠子。

苏梅把手中的红木小盒还给小黑蛋,接过和暄的手链给小丫头戴上,“让你奶奶看看。”

打发了和暄,苏梅让兄弟四个把玉佩收了,赶紧贴春联、门画、窗花和‘春’‘福’字。

民间有种说法,除夕这天一定要等家人回来齐了,才能贴门神。因为若是先贴了门神,在这之后回来的家人会被门神认为是外人,从而降罪于他,新年诸事不顺。

贴好春联门画,念营和小瑾上楼洗澡换衣服,小黑蛋跟赵儒生下棋,赵恪打开电视,泡了壶茶。

苏梅进厨房给汪师傅和何芳打下手,三人很快就整治出一桌大餐。

“吃饭啦~”苏梅一声喊,和暄欢呼一声,扯了小瑜儿、小黑蛋出门,“劈里啪啦”地放起了炮,有买的,还有他们用竹节、火药做的。

竹炮点燃,那震天的响一下子压住了左右前后邻居家的炮声。

有半大的孩子噔噔跑过来,扒着院门往院里看。

小黑蛋笑了声,转身进屋端了盘糖果递了过去:“抓吧,能抓多少就抓多少。”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被娘管着吃糖的情景。

小瑜儿也想到了,那时他为了吃一颗糖可是绞尽了脑汁。

和暄蹦跳着过来,捏了一颗剥去糖纸塞到了嘴里。

小瑜儿和小黑蛋跟着也各剥了一颗。

几个小朋友看得稀奇:“你们这么大了,怎么还吃糖?”

“甜啊!”小黑蛋笑道。

于是就有小朋友专挑他方才吃的那种拿。

和暄忙指了指另一种:“我吃的这种软软的带点酸,是橘子味的。”

念营、小瑾站在窗前笑看了一会儿,便被苏梅唤着过去帮着摆盘,拿酒去了。

赵恪他们开了瓶茅台,一瓶西凤,苏梅和秦淑梅、何芳开了瓶蔡佳微酿的葡萄酒,给和暄也倒了小半杯。

小黑蛋,苏梅拦着没让他喝,给他盛了碗鲫鱼汤。

用过饭,一家人坐着说了会儿话,便相携着去了大礼堂,文工团的姑娘小伙们一群群,一个个地上台表演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京剧《红灯记》,然后是独唱、合唱,独舞、合舞等。

台下,他们一家四个男孩,并排而坐,个个身姿挺拔,颜值出众。时不时便有姑娘朝这边看了过来,她们双眼闪烁,脸颊晕染,含羞带怯。苏梅看得可乐,咬着松子撞了撞赵恪的肩:“赵同志年轻的时候,有没有被姑娘们这么瞅过啊?”

“你猜。”

苏梅瞅了眼他的侧颜,又看了看寻借口找小瑾说话的胆大姑娘,还有什么可猜的。

“这姑娘谁家的?”苏梅抬手轻拍了下小瑜儿,指了指另一边跟赵瑾说话的女孩儿。

“我们文工团团长的女儿吕芮。妈看上她了?”

“我看不看上她不重要,要你哥满意才成。”女孩儿看着挺漂亮的,身材高挑,气质好。

“我哥啊,等他开窍,那你有得等了。”

苏梅一愣,看向他道:“妈听你这话的意思,怎么觉得你像有目标了,谁啊?”

小瑜儿不好意思地笑了下:“妈,你觉得甜甜怎么样?”

“你来真的呀?”苏梅惊了,“不是,小瑜儿,你今年才16,咱不急哈,你就是三十岁不结婚,妈也不催,慢慢来,别急……”

旁边一位老太太听着“哈”的一声笑开了。

苏梅不好意思抿了下唇,对方见此笑得更大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