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番外(266)

白秋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了,道:“二师兄,我们好好学。”白秋的压力更大。第一届高考生可都是牛人啊,他这个一窍不通的素人跟搞医的人混在一起本来就很大压力。

因为转专业的事儿,误打误撞又被不少人知道。白秋不能让人看笑话。

旁边莫名其妙就被按上了大师兄称号的赵金,看着他们俩道:“我学过一点,你们要是有什么不会的可以问我。”他说这话绝对是谦虚。

赵金的父亲,祖父乃至曾祖父世代搞医,据说祖上还出过御医,他们家甚至还保存了两道清代的圣旨,因为这个在特殊年代差点被整治。可是他们在当地实在是救人太多了。那些红袖章刚想往他家里冲,那些人就被自家那老子和厉害的长辈提着棍子给揪回去了。

他们就信奉一个朴素的道理吗,棒打救命恩人猪狗不如,一个城八十万人口,竟无一人举报他们家,平安度过整个十年简直就是奇迹。赵金十几岁就随着父亲出诊。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

就算不来这边上学,资历已经足够他去当地中医门诊当个坐诊大夫了。他今年二十五,也该成家立业的年纪,可是在中医这个越老越吃香的专业里还是年轻的人呢,所以北上求学。

他性子老庄持重,却没想到同班同学性子这么跳脱。一个活泛,一个单纯。他忍不住开了口!

白秋跟胖子对视了一眼,道:“谢谢大师兄。”

赵金有些不好意思,他们中医班,这次就招了三个人可全校的新闻。不少人路过他们班的时候都要探头探脑的瞅一眼。

很快金文川就进来了,身后还带了一个孟繁烨老师。

金文川一进屋,看着大半的桌子都空闲着。道:“你们仨把桌子都靠墙摞起来。中间六张桌子拼一起,摆个长桌,有什么就在课上讨论学习。”

他原本还想招两个小姑娘。结果这届女生少。自从他拐来白秋之后,别人防着他跟防贼似得,仅有的那几个姑娘被他们的老师看的跟眼珠子似得,他别说拐啊,想凑近都难,就这么仨小苗,看着都寒碜。

金文川道:“这个这是你们孟老师,中医造诣很深,以后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基础教学。中医基础技能就由他来教你们。周末但凡有咱们老师的中医门诊,你们都可以去跟诊。要求你们多看不说。有什么问题留下来,上课的时候来讨论。”

他又看了一眼这仨学生道:“以后没什么事情尽量不要请假,免得影响老师们的教学情绪。”能在这边讲课的老师,那都是业界成名已久的人,平常想挂他们号都难,出来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是责任和荣誉,但就这几个人多少有点寒酸。要是再请假的话,就更不够看了。

“是。”三个人同时回答着。

金文川看了这仨学生一眼。虽然数量少一些,但看着都挺乖的。也不能太贪心,先把这仨苗子给带出来再说。

金文川走后,孟老师开始给他们上课。

他来教课之前本来就已经是经验丰富的大夫了,第一节 课说的很多都是碰见过真实的病例。都很有代表性,其中有几例,西医都已经束手无策了,他们反复判定之后用经典方几剂药下午把人给救回来的,听的这仨人惊叹不已。

白秋跟胖子是纯惊讶,赵金就是震惊了。他已经有经验是大夫了,老师说病例的时候,他就在心里也做了诊治,正愁不知道如何下药呢,就听老师的方子,瞬间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病还能这么治?

老师不愧是老师,胆大心细,虽然听他说一个个案例口述的时候平平,但过程必定是极度危险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病情快速用组合用药,这绝不是寻常人能有的本事。

中医跟西医不同,讲究人是个整体,治疗的方法也不能照本宣科,而是按照病人的状态用药。

不光是要有扎实的中医基础还要胆大心细,望闻问切再结合经验的判断,要把脑子里的经典方和老祖宗流传下于烂熟于心,随时可以根据各种变化来化用。

中医博大精深,一个人数十年的钻研才能有所进益。这一行门槛很高,天赋和勤奋缺一不可。

孟老师第一节 课就是讲这么个朴素的道理。但是三人心中都纷纷升起对这门学科的好奇和对生命的敬畏。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

白秋和胖子都算是底子薄弱的,赵金出类拔萃,但今儿孟老师的一席话让他那点隐藏的傲气荡然无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孟老师说完,下课铃就响了,那些稀奇古怪的病例白秋还没听过瘾呢。

萝卜精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