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番外(72)

贺长风买完才发现半天没听见白秋的声音了,连忙回看,白秋就站在旁边,手里多了个袋子。另一只手在扒橘子。

橘子可是个稀罕物,都是外地送来的,价格也不便宜,他花了五毛钱买了两斤。

大蜜桔,外头皮有些厚,但是吃上一口水分充足非常甜。

白秋不光爱吃橘子瓣糖也爱吃橘子。不过像这种贵价的水果,也亏得马上要发补助了。不然白秋也舍不得买。

白秋买完橘子放在兜子里。随后又回到贺长风的身边了。瞧着贺长风买完蛋糕看过来。白秋把手里的一半还没剥的橘子递给他,道:“尝尝,很甜的。”

贺长风道:“你吃吧。”瞧着是自家小知青喜欢的东西他不愿意抢。

楼上是卖大件东西的,像什么收音机,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各种自行车。布料之类的。

白秋上来是买棉花的,眼瞅着冬天来了还没有厚衣裳。

白秋道:“可是我没有钱了。”他仗着下午可以领到知青补助,上午已经把钱花的七七八八了,就剩下五毛了。

贺长风道:“我这有。”知道要来县城他把所有的钱都给带上了。

白秋道:“我还没有票。”其实村里是定额分的,只是白秋还没赶上。下次分肯定能有他的名额!

贺长风道:“这个你不用操心。”

俩人去了二楼,柜台上摆放着手表,手电筒,收音机啥的,非常气派。

贺长风也没带布票和粮票。他从村里来一次挺费劲儿的,不可能为这点东西再来一趟。而且东北十一月份就下雪。说冷的时候几天内温度就降下来了,他这次出来肯定的帮着自家小知青把东西买回家。

叫白秋在旁边等,他过去找售货员搭话。

像这些售货员他们就是干这个的,平日手里都有多的票,就是等这些忘记带票的人准备的。花的钱就能兑给他们,这是售货员的油水。

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顾客但得是聪明人,也不能吵嚷。

毕竟商店名义上是不能这样做,但是在哪里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严格呢。

所以贺长风叫白秋站在一边。要是俩人过去的话,售货员不放心还是不给兑的。

贺长风在外头办事儿的时候多,自是懂这套规则,没一会儿就见贺长风招招手叫白秋过去。

贺长风对白秋道:“你想选哪个?”男人的棉袄大多用藏青或者是深蓝做面。白秋选了个藏青。在这边卖布的都是老裁缝,打眼上下一瞅,就知道能用多少布料。把布用米尺量好之后用剪子剪一个小口,随后顺着布茬一撕,吱嘎一声布料就扯开了。

贺长风对售货员道:“棉花用多少?”这事儿他也不知道。

好在售货员有经验。道:“棉袄半斤,棉裤四两。”

包括扣子,拉锁之类的统统买下来要六块钱。贺长风把六块钱递过去。对方包好才来的!

俩人从三商店出来,拎的大包小包的。

白秋道:“你花了多少钱?”他得记着,然后还给他。

贺长风道:“换票花了两块钱,材料花了六块。”

白秋认真的记下。

出来的时候就直奔知青安置办公室,刚好他们下午上班了。立刻进去,村里的介绍信和公章都有,这边安置办公室的人核对好批次和姓名,直接点了款项,发放到位了。二十个知青,一共1400元,可真是一笔巨款。

白秋看了一下,这个知青名单里没有陈星河的名字,白秋惊讶的跟贺长风说了一下。贺长风道:“陈星河不是知青是下放的!”

白秋哦了一声,把钱贴身揣好,手续办完都拿走。

他们往回走,去肉联厂找张伟。

肉联厂可是个好活儿,要是能在这边上班不单能把户口改到县里,还有厂子里的福利。这年头谁家都缺一口肉吃,就为这个也得捧着点他。

外头说有人找张伟还有些惊讶。他出来一看顿时惊喜道:“贺长风。”随后看着白秋道:“这位是?”

俩人之前在供销社也算有一面之缘了,只是还没正式介绍过。

贺长风道:“这是分到我家的知青白秋,这是我哥们张伟。”

白秋道:“你好。”

张伟道:“你好。”随后对贺长风笑道:“你家知青长得也太俊了。”白白净净的真好看。

贺长风听见有人夸奖白秋,他嘴角先翘起来了,道:“我也不跟你废话。啥时候回村看看,请你喝酒。”

张伟道:“眼瞅就要冬天了。正是忙的时候。但我过年肯定回去,可想跟你喝酒了。在这边大家喝酒都是小口小口的,不过瘾。”

张伟还是习惯在村里的生活。

张伟看着贺长风道:“你来找我啥事儿?”

萝卜精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