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调(113)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崔老太太看着他仿佛毫无异色,一身伤拄着拐杖,仿佛就像是受了点皮外伤一样。这样的寄孙儿,不怪崔程说,他心性坚韧,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崔家小辈怕是谁也不及他。但也要看着他些。

崔老太太放下笔招呼他:“怎也不休息几日,你母亲整日的担心你。”

崔邺问:“祖母找我可是有事?”

崔老太太开门见山:“我收到了你父亲的信,柬之在河西道上,差点丢了性命,我总要质问你老子一声,我把好好的孙儿给他打发过去了,他差点给我还不回来!”

崔邺嗐了声,笑说:“这个和父亲没关系,你要是质问他,那他也有点冤枉了。再说我这不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吗。”

崔老太太问;“那柬之接下来呢?”

崔邺也不瞒着老太太:“年后看吧,河西道的事我暂时没有精力了,暂时修养好身体再说吧。”

崔老太太见他难得的面露疲色,拍拍他的肩膀说:“柬之坐吧,不要久站。”

崔邺坐在她身边,老太太问:“你父亲说你肩上挨了一箭,才能下地,就非要回来。”,说着叹气:“你简直胡闹!”

崔邺不想老生常谈,搪塞:“父兄军务繁忙,生意上的事总是烦扰,还是回长安静养才好。”

老太太极少管束小辈,顶多都是劝谏几句。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她深知这个道理。

崔邺劝她:“祖母不必担忧,我知道轻重。”

老太太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最后轻叹,无奈说:“柬之是信不过我,也信不过你父亲吧。你若是因你母亲对我们有怨言……”

“祖母这是见外话,母亲掌家,从来没有在祖母这里受一点委屈,婶母开朗多有帮衬。她自己也是多有感恩。”

老太太始终摸不到他的脉门,几番试探都被他堵回来,也就不再提起了。

崔邺心知她什么心思,但这不是他的恩怨,他自然不会接手,只安慰:“我与两位兄长之间毫无间隙,祖母不必担忧。我说过的话算话,不论到什么时候,我的家财,崔家子弟可以随时取用。”

老太太再毫无话说,自嘲:“让你安心静养,我这是糊涂了,上了年纪就是话多。”

等回了院子,卢氏已经备好了饭等着他了,见他回来,就拉回了自己院子,饭桌上说:“我这几个月物色了几家不错的本分人家,家世清白,只是门第差些,咱们只要不讲究,也是可以的。我见了其中两个小娘子,颜色正好,青春活泼。我替你看着,定叫谁也不能轻视了你,过几日我来安排,你先见见人……”

崔邺皱着眉,不可思议的看着她。

第54章 五十四 直女的直球

他好半天才回神, 心里叹气,这是自己给自己找了更大的麻烦了。

当妈的人特别容易不信邪,而且护短不讲道理。

他琢磨了片刻, 才措辞:“我身体将养还需要时日, 不急于这些事。”

卢氏固执的说:“怎么能不急!你都二十岁了, 你弟弟过了年就该成亲了。”

崔邺对这普遍在读高中的年纪就结婚的传统实在觉得心塞。但是没理由反驳。

想起谢奚说的阿圆, 赶紧岔开话题问:“阿圆可定下人家了?”

卢氏听了顺着他的话头说:“还没有,你舅舅现在就是书院的夫子, 卢家早已衰败, 阿圆天真娇憨,若真是定了高门, 也怕她吃苦头。慢慢再看吧。”

崔邺问:“不知舅舅舅母的意思……”

卢氏:“你舅舅想寻一门寻常的读书人家, 不能辱没了卢家的门第,你舅母倒是没那么多要求, 只要对阿圆好就行。”

崔邺斟酌了一下,说:“我倒是知道一个和阿圆同年的小郎君,为人稳重, 也算知根知底, 翻了年就去河西道替我看管生意。”

卢氏笑问:“当真?”

崔邺点头, 见她问的不急切,怕也是不当回事。

卢氏欣喜之后又丧气说:“不知你舅舅的意思, 毕竟是生意人,卢家百年诗书传家,到了这一辈,家长女儿无以为继嫁做商人妇,怕是你舅舅断不肯答应。可若是人可靠……”

崔邺改口:“倒也不至于,那小郎君年少, 也可从军,或者另搏一个出身,至于百年望族,倾覆也不过是一霎之事,寒门学子青云直上,也未可知。”

卢氏笑着说:“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讲的道理总是比我多。这事你要同你舅舅好好说。但愿你舅舅能看开些。”

崔邺怕卢氏心里不舒服,安慰她:“我早听说了舅舅在书院里最得学子们喜爱,舅舅是真正的才思兼备。很得学子们的敬重。”

卢氏笑起来有些骄傲的说:“你阿公当年才是久负盛名,求学的学子从年头排到年尾。要不然我也不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