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调(277)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鲁伯有些遗憾,但也知道雀奴做的是大事,问:“一路上可太平?”

阿武笑着说:“我们同崔都督的夫人还有卢家的人一起回来的。五哥要照看阿姐,就没回来。”

鲁伯见朱家人在,再问有损谢奚的名声,就没再细问。

吴媪问:“为何要拆了?”

鲁伯解释:“崔家家眷住在这里时,当时危险,这院子不好照看,我就找人砌了墙,当初确实有人来这里挑衅过,幸亏有崔家的兵在。如今太平了,也用不着了,再说,雀奴喜欢院子敞亮,能看见那边的田。”

宫里的气氛却有些低迷,卢氏一早进宫,直接去了安仁殿,专程看老太太,给她报喜,崔程一早就知道了,但是等到午时都不见她来议政殿寻他。心情就有些烦躁了。

崔老太太如今真的成了富贵登极的闲人,见了卢氏格外的亲切,卢氏笑着说:“今日报喜,还是要照看她们一段时日。给您添了个小孙女,唤做稚奴。”

崔老太太听的高兴的笑着说:“生了就好,生了就好,我这几日就开始心焦,生了就好。”

卢氏和她陆陆续续讲了她在凉州的经历,和崔邺的马场。她见过那么多景致,g又已过了半生,有些事早已经没那么热衷了。崔程的几个妾室如今都住在宫里,正宫夫人却并不进宫。

崔老太太也有些孤独,她不和那些妾室打交道,眼不见心不烦,也不准她们到眼前来。如今卢氏又不肯来陪她。崔程登基是早晚的事,往后的麻烦,还会更多的……

老太太这样一想,就有些伤感。

卢氏见她情绪不高,安慰说:“阿姑,待满月了,我带小孙儿来看您,小孩子见风就长,很快的。”

老太太落寞归落寞,还是说:“敏儿的婚事该准备了,他的字y该取了,他那个老子指望不上,他们兄弟几个,言之、谓之,柬之,一字排开。兄弟几个向来和睦。”

卢氏笑说:“咱们崔家的人,都和睦。”

老太太强留卢氏吃了午饭后,卢氏才起身回崔宅。

出了殿,就被崔程人蹲到了,直接请去了议政殿。

卢氏得到也不是故意避着他,只是她离家已久,柬之又不在,崔敏还在家住,崔家人还住在那里。

富和贵不同,柬之在凉州就和她说,这次回了长安,母亲若是不高兴就拿出些性子,没事,有我在呢。

她听的又心疼又欣慰。她的儿子,她一个人辛苦带大的儿子,为了崔程的野心,生死里走了几遭,她自己都不舍得他有一丁点犯险,他崔程凭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糟践她的儿子……

进了殿,内侍不敢惊扰,将她送到门外,低着头恭敬的道:“都督就在殿内。”

卢氏仰头看了眼门廊上的蟠龙,她幼年跟着父亲曾经进宫,最熟悉这样的雕饰。可如今,她的夫君就是这座宫殿的主人,父亲若是知道,该作何想。

崔程听见了动静,见她迟迟不进来,咳嗽了几声,打断了卢氏飘远的思绪。她若无其事的抬脚进去,内侍们却吓坏了。

绕过那座梨花木作底的七佛屏风,崔程就坐在南窗前的桌前,桌上堆满了文书,笔墨纸砚排在案几一侧,他抬头看着她,并不说话。

地板上的光反射的让人有些恍惚,她已经有些年没见他了。

崔程原本有满腔的脾气,可等见到人了,看了良久,只问:“看过母亲了?”

卢氏亦有很多话,但是最后也只答:“看过了。”

他也不多问,指指旁边的椅子,示意让她坐吧。

而后喊了声:“文荼,上杯茶。”

不多会儿,年长的内侍低头走路一丁点声音都没有,进来上了茶又悄无声息的出去了。

南窗开着,能看到院子里的木芙蓉开的鲜艳。

卢氏出神的看着,他低头看完奏章,等抬头,见卢氏出神的望着窗外,桌上的茶碰也没碰。

他忽然想起刚成婚的时候,她也很爱养花,那年崔鹏不能沾花粉,他说了她几句,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她碰花。

后来,崔程极爱养花草……

她性格向来好,见谁都笑笑的,性格虽有些风风火火,但是心肠很好。极少和人争执。

他心里叹气,问:“谢氏生了?”

卢氏这才回神,哦了声,说:“生了个女儿,母亲听了很高兴。”

卢氏确实没话和他说,争执总要有个话头,总不能干巴巴的吵起来。她本来就不擅长吵架,这样呆着更憋屈。

起身说:“那你忙吧,我回去还要照看他们。”

崔程:“他们那么大的人了,自己会照顾好自己。”

卢氏和他其实很陌生了,七八年没有见的人,乍见没有欢喜,恩怨一时说不出来。实在是别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