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调(290)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两人看过崔老太太,回来就睡了。

新婚的好处就是没人打扰,两个人坐在书房那张宽阔的书桌两端,各自写几笔就聊几句。

谢奚抱怨:“这装修改造工程可太麻烦了。”

崔邺:“幸好你出主意,什么都不用你管,工部的匠人那是一顶一的好,你想想将来可都有暖气了。”

谢奚忍了,图纸画到一半,问:“你说的那暖房到底成不成?”

崔邺:“我还没有找到成熟的琉璃工艺。”

谢奚泄气:“没有琉璃工艺,找点新种子也可以。”

两个人折腾了两个月,腊月才把府里地暖工程改造完成。后院的暖房也修好了,比之前的更大,工部的人不愧是国之工匠。到底比她有经验。

府邸很大,暖气好了后,崔敏整日蹭他们的书房,里面暖和如春。

崔邺见老太太孤独,就将老太太也接来了,老太太起初觉得不合规矩。

崔邺劝她:“祖母如今还被规矩束缚,那才是最不该的事。”

腊月的最后几天宫里打发人来接老太太,崔邺瞒着老太太,让崔宅的人都过来住些时日。

除了崔程和卢氏,其他人都在崔邺的府里共享天伦之乐。

气的崔程无话可说。

崔浩和崔冕接近年关,异常的忙碌已经几日未回去了。

家里的女眷们都被崔邺用陪老太太的名义留在府里,离宫里又近。崔浩也不在意。

反正崔敏将两府打通了,连门都不用出。

起初是因为谢奚说了句,以后就剩他们两个,崔邺就说:“在家里修一个游乐场,要多少孩子有多少。”

他果真找木匠造了架巨大的滑滑梯,还是旋转的。

家里的孩子们都排队等着玩,连宫里的崔晚都跑出来了。

崔程和卢氏说:“就不能让他闲着,他闲着就不干一丁点正事。”

卢氏抱怨:“他才成婚,有什么事年后再说。”

崔程也怜他年纪不小了。也不再说了。

等新年那天,宫里设宴,崔程宴请百官,新朝初立,百废待兴,崔程给他拟定的初开始科举条例,还没整理完成。

礼部准备的登基仪式在三月。

崔邺大年初一就将这科举条例给他了,厚厚的一摞,具体的条例和规范,不分穷富,只取有真才实学之人。

崔程看了整整一日。

在议政殿坐到半夜,和刘彰、姚汝行、崔浩、崔冕等一众人商议。

姚汝行先表态:“此举非同凡响,某愿为此举先行。”

在座的都知道,此举会颠覆百年来世族与寒门的阶级之分。

等最后议事结束,只剩兄弟三人,崔冕说:“五郎的思谋简直骇人。可他次次都能抓住要害。此时需慢慢图谋,不可激进,万不可操之过急,被世族反扑。”

崔程有些自豪的说:“他整日躲在府里,不干正事,就想这些。”

说着说着,也笑起来。

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 完结

雍和元年三月, 成帝登基,国号称汉。

汉成帝登基后,广纳贤才, 大力发展农业。太子崔鹏仁善至孝, 史称成汉盛世。

崔邺还没等崔程登基, 就带着谢奚南下, 回长安就是因为他要在夏季之前带谢奚去江南道。

朝中缺官缺人,姚重被崔程点名, 做了户部员外郎。

崔邺对这些一概不在意, 崔鲲、崔敏封王,因为他的跑路, 崔程压着封王的奏折不肯下, 崔程登基时,他已经到了淮水。

谢奚指着江, 感慨说:“淝水之战,乌衣巷的谢家一战奠定了谢家的地位,就是在这儿啊。谢安接替了前辈王导的权柄……”

崔邺的历史并不如她, 听着她每到一处的解释, 替她调颜料, 守着她绘图。

他们走得慢,到扬州已有了初夏的痕迹, 扬州桥上繁华一片,河道两旁时不时有卖花的少女,崔邺让人停了船,买了花,送给谢奚,谢奚不认识花, 问:“你问谁买的?”

崔邺被问住了:“这我哪记得,就是随意买的。谢奚看着岸上的人群,感慨:“江南繁华是真的漂亮啊。”

崔邺笑说:“喜欢就以后就定居在这边。”

谢奚摇头:“不不不,江南在我眼里就是粮仓,我住在哪里都一样,但是粮仓这种地方一定要富庶。”

崔邺笑话她:“你操心的真多。”

谢奚笑说:“到了吴江县,我要去看看陆益之,我答应了要教他嫁接,那可是我正经的徒弟,他以后都是要走仕途的。我得祝他一臂之力。”

陆益之年前回长安,本是擅自离职,是大罪。崔邺顺手替他做了解释,没人敢得罪这位侯爷,自然也不敢得罪陆益之,再者,他在吴江县成绩斐然。崔邺太知道这种基层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