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调(41)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但是他是学赚钱的,从第一笔资金进来,他就着力让商队打通南北,这几年的努力到现在南货北运已经通顺了。如今河西道不太平,说不准他自己要去走一趟。

陆柳氏最近过的极不顺心,陆温催儿子去谢家问问,看谢脁什么时候归家,三郎年纪已经不小了,谢家女儿也年纪正当好,该成亲了。

陆柳氏听后急的火烧眉毛,毫无办法,整日的和陆宗元哭诉,陆宗元是个不拿主意的人,全凭父亲做主,被她哭烦了,这几日躲在妾那里,都不回正屋了。

急了几日,直到听见消息说,谢脁恐怕年底才能归家,她这才放心。

和身边的人说:“我真是怕了,今年老太太生辰,好好过,让陈夫人走一趟吧,我只能求阿姑了。”

陆益之对母亲的这笔姻缘官司并不清楚,陛下因着缴文的风波,将长安十二书院整肃一番后,归于门下省统领,书院的山长全由弘文馆里修典籍的学士们担任。陛下会时不时出题校考,因而,他开始回书院进学,这几日一直住在书院里。

陈家几个兄弟一直追着他,世家就算被教训,也一时难改之前的霸道习气,三五成群去平康南曲,看妓子们弹琴,这些都已寻常。

陆益之也去过,平康坊的花容娘子一身舞技卓绝,善琴娘子的琴声可堪知己无数。

这些都是文人雅趣,也是有钱学子的乐趣。

陈襄是陈于敏的二哥,人生的白胖高大,学识一塌糊涂,倒是善钻营,见了陆益之一直客客气气的。

连着两日约陆益之去平康坊,都被他拒绝了。陈襄倒是不恼,依旧一脸和气,只是扭头觉得苦恼,不好和妹妹交代。

临近端午,陛下在太液池设宴宴请群臣,贵妃因为身体不适,让侄女陈于敏进宫陪她。

边疆的战乱罹难,传不进巍巍皇城里。

大殿的避光的帘子放下来,隔绝了日光,斑驳的光线照进来,让大殿里都是清凉,陈于敏一身粉丝襦裙,桃花眼,瓜子脸,细弯眉,举手投足都是风流体态,头发梳的高高的,露出光洁的后脖颈,站在殿前轻声询问:“姑姑昨晚睡的可好?”

殿前值守的姑姑替她引路答:“娘娘昨晚安睡。”

里面有个清泠泠的声音问:“玉奴来了?”

陈于敏绕过百花屏风,向内殿走进去,云贵妃躺在美人榻上,姑侄两人倒是有几分相像,云贵妃一身贵气浑然天成,笑说:“大日头你倒是闲不住。”

陈于敏撒娇道:“听哥哥说,陛下在太液池开宴。”

云贵妃知她的心思,问:“当真放不下陆三郎?”

陈于敏俏脸一红,理直气壮道:“天下学子,有才学者,品貌不佳,品貌上等者,才学不佳,我偏要挑一个才貌俱佳的人。”

云贵妃宠溺的看着她,并不觉得她说的有错处,但却纠正道:“这话有道理,却也没道理。我们陈家在其他人眼里,也不过是又一个‘武安侯’,我们争不过武家,也不能争。皇后显贵,武家是百年大族,我们陈家是寒门起家,天壤之别。”

内殿里静悄悄的,云贵妃的声音显得空旷悠长,陈于敏信服,低头坐在她的下首,仰头看着她问:“那么姑姑,我该不该挑陆家呢?”

云贵妃却说:“你选的很好,陆家清贵,在天下书生眼里,是诗书传家。”

陈于敏默不作声。

云贵妃又说:“别急,姑姑会帮你的。”

陈于敏自小聪慧,诗书造诣很好,十年前云贵妃入宫后,她三五不时的会进宫陪姑姑。这位云贵妃更不简单。

第21章 二十一 西瓜上市

崔邺安顿好河西道上的生意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谢奚借着割麦的空隙,将整个村庄走了一遍,土壤中性,有轻微沙质,整体良好,往西靠近渭河,河床有偏移,土质偏碱性。

鲁伯不准她接触麦收,她只能干看着,整日看着他们人工脱粒真的太慢了,她倒是知道脱粒机的原理构造,但是需要改动一些,短时间内造不出来。

鲁伯领着佣农们抢收了快十天,麦子才都收到了麦场,她挑了第一茬的麦种,植株改成穗穴改良系谱法,父本杂交。她学习研究的方向其实不是小麦,只是读书的时候学习过,知道原理。她记得有个棉花研究所的教授,培育出了高产、大穗、抗倒的杂交小麦。

这是非常麻烦和需要耐心的过程,她已经选定了植株,开始了大量育种。

鲁伯只知道她在隔壁采光最好的库房里做了几排像博古架一样的陈列架,架上都是成排的小木方格,种的全是小麦,她整日的在里面鼓捣,也没人管她。

谢奚除了每日去西瓜地走动,剩下的就是听阿武跟她汇报工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