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调(82)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蒋道东诧异的观察他,崔邺只当不知道。

第二日队伍明显松泛了,有人开始饮酒,有人会出去打猎。

崔邺一概不拘束。

等队伍到达贺赖部,这帮兵还没有进过山,不清楚这里的地盘,崔邺进了贺赖部,阿骨勒先说:“咱们先去马场,我去找莫里。”

贺赖部原本就是杂胡居住的地方,五年前被另一个塞尔驻部落驱逐,几乎被赶尽杀绝,剩下不到百人逃到了草原的边界。

当年崔邺带着阿骨勒第一次进草原,在这里遇见他们,将商队的货全都留在这里,救了全部落的人,建了马场。

贺赖部人少,但是善养马,因着贺赖山脉一带人烟稀少,又在草原之外,这里的马场连同贺赖部的人都很安全。

马场的马都在山里活动,阿骨勒带领着人将货卸在马场里,崔邺看着蒋道东仔细的观察的马场,直说:“这马场规模并不大,你们都督一次性就给我掏空了。”

蒋道东一路上观察,对崔邺确实好奇,也有些佩服。

崔邺并不在乎他的观察,崔程能把他派来说明他是个可靠的人。

等贺赖部的首领莫里来的时候,马场里已经整理妥当了,莫里是个络腮胡,四十来岁,胖胖的,见了崔邺惊喜的说:“郎君终于来了?”

崔邺和他碰了碰肩膀,笑说:“近来可安好?”

贺赖部的日用生活,几乎都是崔邺的商队提供的,他从长安贩来的麦种,交给贺赖部的人,贺赖部已经从之前的草原游牧民族,进化到了农耕生活。

莫里拉着他问:“郎君卖了马场吗?怎么一个月前,来提走那么多马?”

崔邺随口说:“只是卖了马,马场还在。”

莫里对崔邺极其感恩,因为崔邺教会了他们很多农耕的知识,在草原没有战斗力的部落,注定会沦落成别部的奴隶。

可是在这里,他们可以扎根生存下去了,还活的很不错。

莫里领着他往村子里走,树林里有炊烟升起,崔邺问蒋道东:“你看到什么了?”

蒋道东诚实的答:“地势两面环山,北部山脉狭长,易守难攻。马场建在这里很安全。”

崔邺听得无奈的笑起来,说:“我看到人烟,安宁。”

莫里看到了屋子,边走边说:“郎君来的正好,今日刚猎到一只鹿。”

崔邺问:“那我运气确实不错。”

村子并不大,崔邺当初命人盖的房子,当初的贺赖部族人仓皇难逃,就是一群难民,安置房修的规整,这几年他们独自又零散的新修了些房子,村子的中间有个广场。有点像现代的活动中心。

村民就在广场上准备烤鹿。

临近傍晚,孩童成群嬉闹,广场上的篝火已经点燃,莫里也不声张,招待两个人坐在篝火旁边。

崔邺仿佛就像逛到这里的一样,和莫里闲聊:“今年收成怎么样?”

篝火印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泛着柔和的光泽,莫里的络腮胡也显得有些憨厚:“挺不错,郎君的糜谷种子收成很好。”

崔邺忘了眼远处的山,不在意的说:“耕地能安居就好,轻易不要进草原,草原里重杀戮,你们进去只会有去无回。这里以后也可以养牛羊,也可以衣食丰足。”

莫里看着崔邺,真心的笑起来:“郎君不嘱咐,也没人会回去。我们的命都是郎君救的,这辈子也只会给郎君誓死效命。”

崔邺收回远视的目光,意兴阑珊的说:“莫里,这话我说过了,我不需要你们誓死,好好活着就行了。这两个月怕是不会太平,到时候放马归山,去山里活动,不要去北边跑马。”

莫里警惕的问:“郎君要进草原?”

崔邺吓唬他:“我有事要做,在这里呆两天,去探探消息就动身。你们谁都不准乱走。”

莫里不敢忤逆他,见他坚决,斟酌道;“我派些勇士随郎君一同去,起码能识路。”

崔邺拒绝:“我有领路人,你们呆在这里别乱走动就好。”

莫里酿的马奶酒很醇,蒋道东不饮酒,一晚上一句话都没有说,只静静看着崔邺和莫里还有村子里的青壮年一杯一杯的喝,意外的是,最后醉酒的居然不是崔邺。

第二日一早,蒋道东遣了斥候去探路,视察地形。

崔邺知道崔程大概已经早安排清楚了,也不操心。

斥候还没回来他就见到了段冲。

南往的商队货还没有备好,在凉州城里等待,五书带着书信和行李就来了。

段冲截了五书的行李,连夜直奔贺赖部而来。

崔邺用手指指指段冲,他太清楚段冲这人了,典型的冒险主义。最后却什么都没说。

逗得段冲嘿嘿的笑。

同类小说推荐: